对氯苯氧乙酸,又名防落素、番茄灵、促生灵。纯品为白色结晶,能溶于热水和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在水中较稳定,对人、畜低毒,主要剂型有95%粉剂和1%乳油。在蔬菜上主要用于防止落花落果,促进结实。种苗番茄田不宜应用。
d农药和咪鲜咹农药合用一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减少工作量,达到一次施用同时达到杀菌和除草的目的。24d农药全称是2,4-对氯苯氧乙酸 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有机磷农药,具有代表性的合成植物生长素(auxin),简称2,4-D。
“番茄灵”是促进番茄结果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名称是“对氯苯氧乙酸”。可以喷施,使用浓度为25-50ppm,对番茄不易发生药害,番茄花为完全花(花内雄蕊雌蕊并存),自花授粉。每个花序上有花朵5~8个,有些品种可达十余朵。
对氯苯氧乙酸钠是一种具有生长素活性的苯氧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属生长素类,能促进生长,阻止离层形成,促其座果。防止番茄等茄果类蔬菜落花落果,抑制豆类生根,促进果实发育,形成无籽果实,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等。应用时比2,4-D安全,不易产生药害。

1、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番茄灵和2,4D。番茄灵又名防落素、坐果灵(PCPA、对氯苯氧乙酸),使用浓度为30~50毫克/千克,可用小型喷雾器直接喷花,对茄子的枝叶无害;2,4D(2,4二氯苯氧乙酸),使用浓度为20~30毫克/千克,气温低时用浓度高限,气温高时用浓度低限。
2、%对氯苯氧乙酸钠使用浓渡:番茄使用,在番茄的每一个花序上有2/3的花朵开放时,用8%对氯苯氧乙酸钠水剂4000~6000倍液喷花或蘸花,可提高座果率,促进果实快速膨大,提早成熟。
3、坐果灵,通常包括自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以及赤霉素等,它们能够促进幼小果实发育,促进果实膨大,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特别是在温室大棚或者气候条件异常情况下,由于蜜蜂活动困难,落花落果严重。如果采用适当浓度的坐果灵,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取得良好收成。
1、邻甲基苯氧乙酸行业标准如下。-甲基-4氯苯氧乙酸(简称2甲4氯)作为一种苯氧乙酸类化合物,由于其优良的除草特性,在我国具有非常大的生产规模和生产应用需求。
2、取得邻甲酸,加入碳酸二乙酯中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邻甲酸二乙酯。在邻甲酸二乙酯中加入对氯邻苯甲醇,同时加入催化剂磷酸进行酯交换反应,最终生成对氯邻甲基苯氧乙酸。将反应产物经过吸附、过滤等后,再采取升华、结晶等方法纯化。最终获得高纯度的对氯邻甲基苯氧乙酸。
3、邻甲酚与氯乙酸能反应。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可知:邻甲酚与氯乙酸能反应,氯乙酸钠与邻甲酚反应,具体是氯被氧取代,形成邻甲基苯氧乙酸钠,最终产品是2甲基4氯苯氧。
1、生产方法:由邻甲酚经缩合;酸化;氯化而得。将224kg邻甲酚、19kg水、35%的氢氧化钠溶液237kg投入缩合锅内,在70℃以下搅拌配合成邻甲酚钠盐。在288kg氯乙酸和466kg水中,在25℃以下慢慢加入35%的氢氧化钠溶液256kg,使pH值为5-6,在60℃条件下酸化20min。
2、在碱性条件下,2,4-二氯硝基苯和邻甲酚的缩合反应可以使用碱催化剂来提高反应速率。一种常用的碱催化剂是氢氧化钠(NaOH)或氢氧化钾(KOH)。这些碱催化剂可以提供氢氧根离子(OH-),促进反应的进行。
3、甲酚钠盐与硫酸二甲酯一类的烷基化剂反应,生成酚醚。与醛类反应得到合成树脂。催化加氢生成甲基环己醇。在温和条件下,甲酚即可进行硝化、卤化、烷基化和磺化反应。甲酚容易氧化,与光和空气接触颜色即变深,生成醌类及其他复杂的化合物。 甲酚的异构体中,对甲酚熔点最高,邻甲酚最易挥发。
4、+ FeCl3= [Fe(C7H6O3)6]3- + HCL + H+。
番茄灵又名防落素、PCPA,化学名称为对氯苯氧乙酸。作用为促进番茄膨大、增产。注意事项:必须将用酒精溶解的药液倒入水中搅拌,直到透明后可用;当气温高于20度,药液浓度宜低,当气温低于15度时,药液浓度宜高。
注意生物菌冲施肥的使用,一般建议每隔15-30天冲施一次自带营养的生物菌冲施肥,给西红柿补充所需的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有机质等营养。
避免在高温烈日天及阴雨天施药,以防药害。在留种蔬菜上不能使用本剂。
防落素简介 对氯苯氧乙酸钠:简称为PCPA或4-CPA。其他名称:对氯苯氧乙酸、防落素、番茄灵、丰收灵、坐果灵、促生灵等,是果树和蔬菜生产过程中施用较为广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是提高作物的坐果率,促进幼果的生长发育。
准确称取对氯苯氧乙酸钠盐1克,放入烧杯(或小玻璃杯)中,加入少量热水或95%酒精,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然后再加水至500毫升,即成为2000毫升/千克的防落素原液。使用时,可取一定量的原液,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用于喷雾、浸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