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整枝、矮化、提高作物糖分含量以及延长保鲜期。使用时,应按照施药对象和环境条件来确定药液的喷洒方式,通常从植物顶部向下喷洒。由于调节膦含有铵盐成分,可能会对黄铜或铜制器械以及喷雾零件产生腐蚀,因此施药后需立即冲洗器械。
用于植物分生组织,抑制细胞分裂、延长,抑制植物光合作用、蛋白质合成。不同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调节膦的反应不同,不同的药剂量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有效浓度6~15克/升,可杀死某些植物;1~5克/升可抑制植物生长;10~100毫克/升可促进植物生长。
因此调节膦也是一种除草剂,可以防除森林中的杂灌木和缠绕植物(旋花科)。调节膦抑制植物内源乙烯的生物合成,可防止枝叶早衰,常用于切花保鲜。可行土壤浇灌或叶面喷洒。在土壤中易被微生物分解。一般于入秋前2个月处理,翌年春季仍可抑制芽的生长,有效期长达2~3年。
调节磷主要由茎、叶吸收后,进入植株幼嫩部位,抑制细胞分裂和伸长,抑制顶端分生组织,延缓枝条生长,防止果实脱落,提高着果率。在菜地主要应用于番茄生长旺期,可促进坐果,提高番茄果实的含糖量。
通用名称调节膦、Fosamine-ammonium其他名称调节膦、蔓草磷、安果、杀木膦、安果磷、膦胺素化学名称氨基甲酰基膦酸乙酯铵盐分子式C3H8NO4PH3N分子量170.11化学结构C2H5—OP=OONH|4CNH—2理化性质白色结晶固体,略带薄荷香味。熔点175℃。相对密度33。
1、阿昔洛韦是第一个上市的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系广谱抗病毒药物,现已作为抗疱疹病毒的首选药物。阿昔洛韦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5%溶液的pH为11位氮上的氢因具有酸性可制成钢盐,易溶于水,可供注射用。
2、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逆转录酶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艾滋病,如齐多夫定(Zidovudine)、阿巴卡韦(Abacavir)、奈韦拉平(Nevirapine)等。它们通过抑制HIV病毒的逆转录酶,阻止病毒将RNA逆转录成DNA,从而抑制病毒复制。
3、本题考查抗病毒药的分类。(1)抗疱疹病毒药:伐昔洛韦、喷昔洛韦、泛昔洛韦、更昔洛韦、伐更昔洛韦、昔多福韦、膦甲酸钠、福米韦生、多可沙诺、阿糖腺苷、膦甲酸钠。(2)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金刚烷胺、金刚乙胺。(3)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奈韦拉平、茚地那韦。
4、抗病毒药物主要分为核苷类和非核苷类两大类,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病毒复制。核苷类药物包括齐多夫定、司他夫定、拉米夫定、扎西他滨等,它们需要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酯形式才能发挥作用,如齐多夫定能抑制HIV逆转录酶,司他夫定则通过竞争性抑制酶活性,拉米夫定则因其选择性作用对HIV有强效抑制。
5、三氟胸苷(TFT) 为碘苷类似物,其抗病毒作用与碘苷相似,水溶性略优。阿糖腺苷 该品是广谱抗DNA病毒药物,对疱疹病毒Ⅰ型、Ⅱ型,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外用眼膏可治疗疱疹性角膜炎,静滴治疗致死性疱疹脑炎,因水溶性不高,需与葡萄糖注射液同时静脉点滴。
1、含有一个磷原子并有一个甲基、乙基或(正或异)丙基原子团与该磷原子结合的化学品,不包括含更多碳原子的情形,但第一类名录所列者除外。例如:甲基膦酰二氯(676-97-1)、甲基膦酸二甲酯(756-79-6)、地虫磷:二硫代乙基膦酸-S-苯基乙酯(944-22-9)。
2、VX2是VX神经毒气,学名 S-(2-二异丙基氨乙基)- 甲基硫代膦酸乙酯,是一种比沙林毒性更大的神经性毒剂,是最致命的化学武器之一。它也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油状液体,一旦接触到氧气,就会变成气体。
3、G类神经毒是指甲氟膦酸烷酯或二烷氨基氰膦酸烷酯类毒剂。
4、编辑本段杀伤力 通常,按化学毒剂的毒害作用把化学武器分为六类: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刺激性毒剂、窒息性毒剂。 神经性毒剂 神经性毒剂为有机磷酸酯类衍生物,分为G类和V类神经毒。G类神经毒是指甲氟膦酸烷酯或二烷氨基氰膦酸烷酯类毒剂。
5、聚丙烯酰胺不属于禁止化学武器中的监控化学品,对环境没有破坏作及、对人体也基本无害。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认为,PAM及其水解体是低毒或无毒的。PAM的毒性来自残留的丙烯酰胺单体和生产过程夹带的有毒金属。丙烯酰胺为神经性致毒剂,对神经系统有损伤作用,中毒后表性出肌体无力,运动失调等症状。
该化学品对水体是有害的,应防止该化学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 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是没有危险的。甲基亚磷酸二乙酯生产工艺是不会产生危险的,否则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甲基亚磷酸二乙酯是一种重要的农药、医药以及合成材料的有机化工中间体。
聚乙二醇(PEG):见二甲苯。与其他物质接触会发生爆炸,对胎儿有潜在危险,摄入,放线菌D见光分解。戴好手套和护目镜,摄入,N-二甲基酰胺(DMF),辐射物质的化学形式:吸入,操作时要小心。 (119)抑肽酶:是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有挥发性。 (116)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摄入,使用放射性物质时。
B级剧毒物品:具有严重的毒害危险,急性毒性符合2项B级标准,可能引起治安灾害事故的。剧毒物品按照化学类别和毒性大小分为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