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诱惑红的基本资料

INS 129;C.I.(1975)16035制法:2-甲基-4-氨基-5-甲氧基苯磺酸重氮化与2-萘酚-6-磺酸钠偶合。性状:诱惑红为深红色均匀粉末,无臭。溶于水,可溶于甘油和丙二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溶于水呈微带黄色的红色溶液。耐光、耐热性强,耐碱及耐氧化还原性差。性质类似于其他重氮型红色素。

诱惑红是一种色素,属于食用色素添加剂,分子式一大堆,我在有关资料上看到过介绍。其理化性质,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好像不溶于油脂。常用于食品类的包衣(外膜),如冰淇淋丶苹果干丶雪糕等,有的糖果、红绿丝、果汁饮料主要是用于调色。一般情况下,国家有规定的添加标准,数据也不记得了。还是少吃为好。

截止2019年10月中国批准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诱惑红、日落黄的危害性仍然没有定论,但它们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对人体健康也没有任何帮助,能不食用就尽量不要食用。事实上,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我国食品中合成色素的超标、超范围使用现象屡禁不止,大家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小心,不要过分追求食品的色泽。

2-甲基-1-萘酚详细资料大全

1、-甲基-1-萘酚,分子式为C11H10O,分子量为152,是一种化工原料。

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1 类易燃固体。 性状:白色至浅黄色单斜晶体或熔融状固体。

3、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白色至浅黄色单斜晶体或熔融状固体。

苏丹红是什么

1、苏丹红属草本植物。苏丹红形态如树;花有红、白、紫色;其叶如鸟足,每叶叶柄常有3-5小叶组成,叶片称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小叶片长3-9cm,宽5-3cm,边缘有锯齿,花小,直径约3mm,瓣内籽熟时黑色。花期7-8个月,结果期9-10月份,极易成活。 花、叶可鲜泡、干泡;茎碾成粉末状可煮茶等。

2、“苏丹红”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

3、苏丹红的词语解释是:有机化合物,是工业用染料,具有致癌性,禁止用作食品色素。苏丹红的词语解释是:有机化合物,是工业用染料,具有致癌性,禁止用作食品色素。结构是:苏(上下结构)丹(独体结构)红(左右结构)。拼音是:sūdānhóng。

萘酚的命名序号的顺序

-硝基-2-萘酚 从羟基和硝基之间那个有氢的碳开始的(没有氢的那两个碳编号在最后),按照顺时针,1-8排序。这么编号的原因是要让羟基(官能团)的编号尽可能小。但是羟基所连的是β-C,是不能编为1号的,所以一定就是2号。

萘类稠环化合物的命名编号规则要点,中间的两个碳因为不会有取代基,所以不编号;从α位开始编号,编完一个环再到另外一个环,α位就是图中的8号位。

其他稠环芳烃编号也差不多,最开始都是从一个完整的苯环开始编号。蒽,也叫闪烁晶体,一种含三个环的稠环芳烃,分子式C14H10。固体多环芳烃组成的三苯介质。它存在于煤焦油中。蒽的三个环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是菲的同分异构体。最简单最重要的稠环芳烃是萘、蒽、菲。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点

1、主要特性 微生物最大的特点,不但在于体积微小,而且在结构上亦相当简单。由于微生物体积极之微小,故相对面积较大,物质吸收快,转化快。微生物在生长与繁殖上亦是很迅速的,而且适应性强。从寒冷的冰川到极酷热的温泉,从极高的山顶到极深的海底,微生物都能够生存。

2、微生物学的特点是 体积小、比表面积大:微生物的大小以μm计,但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大,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吸收,代谢废物排泄和环境信息接受面。这一特点也是微生物与一切大型生物相区别的关键所在。吸收多、转化快:这一特性为高速生长繁殖和产生大量代谢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3、体小面大 一个体积恒定的物体,被切割的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微生物体积很小,如一个典型的球菌,其体积约1mm,可是其表面积却很大。这个特征也是赋予微生物其他如代谢快等特性的基础。吸多转快 微生物通常具有极其高效的生物化学转化能力。

4、利用微生物的这一特性就可以实现发酵工业的短周期、高效率生产。例如生产鲜酵母时,几乎12小时就可以收获一次,每年可以收获数百次。

5、微生物的特点是个体小、繁殖快、代谢快、分布广泛、数量多、易变异。个体小:结构简单在形态上,个体微小,肉眼看不见,需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大小以微米和纳米计量。繁殖快:生长繁殖快,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细菌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可以繁殖一代。

5-甲基-2-萘酚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