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A、B、C三个实心小球浸在水中稳定后的情况如图所...

1、×103千克/米3,此时蜡球悬浮,F浮=G,选项C正确;再继续加入酒清,有可能r混r蜡,此时F浮G,蜡球下沉,直至沉入杯底,选项D正确。该题正确答案B、C、D。

2、解析 轮船由海里航行到河里,根据轮船漂浮的特点可知,其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故正确答案为选项C。阿基米德原理法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 阿基米德原理法常常与二力平衡法相结合使用。

3、B.物块会悬浮在水中 C.物块会沉入盆底 D.不能据此判断出物块的沉浮 (08甘肃天水)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三个实心小球A、B、C,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4所示。

4、例一:把体积相等三个小球A、B、C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后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FC,试分析他们的大小。分析:此题中给出的条件是体积相等和同种液体,这是分析问题的关键,根据涉及到的物理量:体积、密度可以判断出应该选用阿基米德原理解

5、A) 等于10g (B) 大于10g (C) 小于10g (D) 不小于10g 解析:(1)物体漂浮或悬浮在酒精中则一定漂亮浮在水中,此时排开10g水。

有三种密度不同的小球,放进去水面上升h1、h2、h3

第一个图中铁块放在木块上,漂浮,木块露出水面高度为h1;第二个图中用细绳(细绳忽略不计)将铁块挂在木块下,漂浮,木块露出水面高度为h2;把木块单独放在水中,露出高度为h3。已知h1,h2,ρ水,ρ铁,求h3的表达式。思路点拨:用高度差算。由图一图二知,他们浮力相等,所以V排相等。

那么樱桃密度ρ=ρ水△H1/△H2 方法二:乒乓球是规则的,可以计算体积,压入液面记录液面变化应该能得出烧杯的横断面积。把樱桃投入清水中,樱桃应该会沉底,记录下液面差。得出樱桃的体积。取出樱桃后,把整袋食盐加入烧杯中,再放入樱桃。

步骤:称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称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称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称计算表达式:ρ=m/(V2-V1)。称比重杯法:称器材:烧杯、水、金属块、天平。

圆柱容器装有水,将以木块放入水中,漂浮,在木块上放金属块后,水面升高h1,把金属块从木块上拿下,放入水中,液面又下降h2,求金属块密度?先求金属块的质量ρ水*S*h1,再求金属块体积S*(h2-h1),最后用金属块质量除以金属块体积即可得到金属块密度。

要知道密度只要知道质量和体积就行了呀 先求质量:茄子是浮在水面的东西,你装满一桶水,把茄子轻轻放下去,水会溢出部分,茄子会浮在水面。

...里面放几个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小球,小球上标着温度,天

1、通常情况下,腋下温度正常数值为30~30℃,口腔温度为33~32℃,直肠温度为35~37℃。若测量的数值超过正常范围,多可考虑是发热。若患者出现发热的情况,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可以选择前往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从而明确病因。一旦确诊,需积极配合医生采取相关治疗措施。

2、-1)×5+1=16(个)至少取16个小球,才能保证至少有4个相同。至少需要取出10×4+1=41个小球,才能保证其中有5个号码的小球。假定前40个小球是4个号码的小球各10个。那么第41个小球只能是第5个号码的小球。所以必须取出41个小球。才能保证其中有5个号码的小球。

3、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1甲、乙两个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之为1:3,分别装入不同液体,高度之比为2:1,若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力之比为1:2,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 A.1:2 B.3:1 C.3:4 D.4:31如图6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4、种 解:注:括号内左边的数为下标,右边的数为上标。将6个不同小球分三组,可分成 当每组2个时,即 2个,2个,2个 则有,C(6,2)C(4,2)C(2,2)/A(3,3)=15种。

5、每个小球都有4中放法,所以12个小球一共有4的12次方种放法。一共有16777216种放法。

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相同的液体。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

1、甲球上浮而乙球下沉,可说明ρ甲ρ乙。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所以F甲F乙。

2、因为相同容器,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假设放在桌面上,那么他们对桌面的压强是一样大的。即mg/s+P0.,而a,c两点,设相同高度为H。Pa+ρ水gH=mg/s+P0;Pc+ρ酒gH=mg/s+P0;ρ酒ρ水;因此,PaPc;当然也可以按常规方法来处理。

3、=;﹤;﹤ 试题分析:两物体都是漂浮状态,所以浮力等于重力,二者重力相等,则浮力相等,因为 ,所以 ;由图可以看出: ,根据 可知: ;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h相同,由于 ,所以根据公式 得: 。

初二物理密度

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其公式表示为 ρ = G/v,其中 ρ 代表密度,G 代表物体的重力,v 代表物体的体积。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量,其公式表示为 g = m/v,其中 g 代表重力加速度,m 代表物体的质量,v 代表物体的体积。

密度的基本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单位:国际单位制中使用千克每立方米(kg/m),日常生活中常用克每立方厘米(g/cm);1g/cm等于1×10kg/m。

物质的密度公式为 ρ = m/V,其中 ρ 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当质量 m 保持不变时,密度 ρ 与体积 V 成反比。换句话说,体积越大,密度越小。相反,当体积 V 保持不变时,密度 ρ 与质量 m 成正比。也就是说,质量越大,密度也越大。

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读书浮在分界线上

1、苯是一种无色液体,与水混合后不会互溶,静置后会出现分层现象。由于水的密度较大,因此水会位于下层,而苯则浮在上层。这种分层现象是由于苯和水的密度不同以及它们的折光率差异造成的。当光线通过混合物时,这些差异会导致分界线被清晰地反映出来,形成一个明亮的分界面。

2、分层现象:苯和水都是无色液体,但两者混合后不互溶。静置一段时间后,它们会自然分层。密度差异:由于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在分层时,苯会浮在水上面,即上层是苯,下层是水。

3、密度差异: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当苯和水混合后静置,密度较小的苯会上浮到上层,而密度较大的水则下沉到下层。不互溶性:苯和水是不互溶的液体,混合后不会形成均匀的溶液,而是会保持各自的相态,进而在重力作用下分层。

4、解本题可等效为一种特殊情况,即分界线上方的物体用同体积的上方液体替代,分界线下方的物体用同体积下方液体替代,则此物体依然可以在原处不动。

5、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界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实际上是跟两个大洋的海水盐度有关。不同的海水盐度,就决定了它们拥有着不同的密度,密度不同的两个液体混合,就会发生这种神奇的不相容现象。由于大西洋的海水盐度相对较高,因此它的海水密度就更大,海水颜色也较深。

6、油和水分层的原因是:两者密度不同,油的密度低,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高;油又是脂溶性液体,是不容于水的。所以油在上,水在下。假如把油和酒精放在一起经过混合就不会分层了,虽然他们的密度不同但是都是脂溶性液体,能够相溶。

密度不同的小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