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系统命名法(IUPAC命名法),这个化合物可以被命名为3-甲基-2-丁烯-2-酮。结构式如下:CH3 | CH3C=CH-CO-CH3 | CH2 希望这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这个可是下了功夫才找到的,也用了我的积分哦,希望得到你的支持,也欢迎你来加入我们的团队有机化合物的命名—IUPAC 链烷烃的命名 系统命名法(1)直链烷烃的命名直链烷烃(n61alkanes)的名称用“碳原子数+烷”来表示。
这是采用国际上通用的IUPAC命名原则,并结合我国的文字特点而制定的系统命名法。
根据IUPAC命名法及1980年中国化学学会命名原则,按各类化合物分述如下。1.带支链烷烃 主链 选碳链最长、带支链最多者。编号 按最低系列规则。从*侧链最近端编号,如两端号码相同时,则依次比较下一取代基位次,最先遇到最小位次定为最低系统(不管取代基性质如何)。
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的方法。该命名法是由(IUPAC)规定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国际化学会的“”。最理想的情况是,每一种有清楚的的都可以用一个确定的名称来描述它。它其实并不是严格的系统命名法,因为它同时接受一些物质和的惯用普通命名。
烷基可以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也可以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烷基的系统命名法适用于各种情况,它的命名方法是:将失去氢原子的碳定位为1,从它出发,选一个最长的链 为烷基的主链,从1位碳开始,依次编号,不在烷基主链上的基团均作为主链的取代基处理。写名称时,将主链上的取代基的编号和名称写在主链名称前面。
1、【中文名称】苯基甲基甲酮;苯乙酮;乙酰苯;1-苯基乙酮;苯甲酰基甲烷 【英文名称】acetophenone;hypnone;acetybenzene 【结构或分子式】分子结构:羰基上碳及苯环碳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甲基碳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2、代谢和降解:在人和动物体内,吸入的二甲苯除3%~6%被直接呼出外,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都有代谢为相应的苯甲酸(60%的邻-二甲苯、80%~90%的间、对-二甲苯),然后这些酸与葡萄糖醛酸和甘氨酸起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大量邻-苯甲酸与葡萄粮醛酸结合,而对-苯甲酸必乎完全与甘氨酸结合生成相应的甲基马尿酸而排出体外。
3、常用孕激素有:甲孕酮(安宫黄体酮)、妇宁片(甲地孕酮)、妇康片(炔诺酮)等。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周期或持续治疗的假孕疗法,使肌瘤变性、软化。但因可使瘤体增大和不规则子宫出血,不宜长期应用。 甲孕酮:周期治疗为每日口服4mg,自月经第六~二十五天口服。
4、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能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性月经异常、皮肤干燥、龟裂、皮肤炎等。甲苯本身对人体只有轻微损害,但少量就能导致死亡。工业甲苯中经常掺有少量苯。甲苯与苯这两种结构十分类似的化合物在毒性上却有极大的差异。
CH3CH2—C=N—CH2CH3│CH3。苯乙酮和联氨反应的产物是CH3CH2—C=N—CH2CH3│CH3。苯乙酮是芳香酮,是指羰基直接连在苯环碳原子上,羰基一端连有苯环,另一端连有甲基,也叫作甲基苯基甲酮,还可以叫作1-苯基乙酮。
苯乙酮的甲基受到羰基的影响,较为活泼,在碱性条件(氢氧化钠存在下)可以去质子而与配位的NO(亚硝基铁氰化钠中的)发生缩合反应,而生成有色物质。
环己酮&环己醇:用一种胺,比如说像联氨或是苯胺之类的反应,一般都会生成沉淀,然后过滤就可以了,之后加酸水解再分液应该就OK 丁胺&丁醇:加盐酸,分液,在加入氢氧化钠就能分离 苯酚&苯甲醇:加氢氧化钠,分液,加盐酸就可以 环己醇&苯酚:一样的方法 乙酸&乙酸乙酯:用碳酸钠,然后分液。
1、具体答案间下图,该题综合考察碳负离子缩合章节,主要是Robinson增环、酯缩合、Michael加成、Aldol缩合等内容。
2、Zn,NaOH;生成氢化偶氮苯 H+,heat。联苯胺重排,生成目标分子。
3、用路易斯酸如ZnCl2或者硫酸催化,丙烯与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异丙苯。2)异丙苯在紫外 线照射下,85℃通入氧气或在90~130℃、0.1~1MPa下,通入氧气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异 丙苯。在硫酸或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过氧化氢异丙苯分解为苯酚和丙酮。
4、合成目标分子的关键反应为,Pictet-Spengler反应。即胺,醛和芳环上的氢发生类似Mannich反应的三组分反应。故主要任务为合成关键中间体噻吩乙胺。噻吩乙胺的合成方法很多,下面提供两种常用方法。a,噻吩和甲醛,在盐酸下发生氯甲基化反应,得到氯甲基噻吩。与NaCN发生取代后,得到噻吩乙腈。
5、有机合成题的实质是利用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必要的官能团反应。要熟练解答合成题,必须掌握下列知识。 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 (1)官能团的引入 ①引入羟基(—OH):a.烯烃与水加成;b.醛(酮)与氢气加成;c.卤代烃碱性水解;d.酯的水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