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有机化学问题

答案:白雾是后期H2SO4的分解产物SO2与水形成的酸雾 C + 2H2SO4—CO2 + 2SO2+ + 2H2O 粗产物环己烯中加入食盐使水层饱和的目的何在?答案:是利用盐析效应促使有机层与无机层的分层。

在CH3CH2CH2Cl化合物中有多少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 答案:3种,同一个C上的H是一种化学环境,如果结构对称,处于对称位置C上的H化学环境也相同,但是CH3CH2CH2Cl,不对称,每个C上的H就是一种,总共3种。具有分子式C3H6的化合物只有丙烯( )。

问题二,基本上是所有的有机物都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 没极性,溶于有机物。浓度大的话苯在水下,浓度小还是在上面。

对甲基苯甲酸和对乙基苯甲酸哪个酸性强

1、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强。对甲基苯甲酸(和对乙基苯甲酸都是有机酸,有机酸的酸性取决于它的H+离子释放多少。对甲基苯甲酸分子含有2个羧基和1个羟基。对乙基苯甲酸含有1个羧基和1个羟基。对甲基苯甲酸分子结构中含有更多的羧基(-COOH)和羟基(-OH),与水发生反应,会释放出H+离子,酸性更强。

2、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更强。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更强。在对甲基苯甲酸中,甲基基团无法参与共轭或超共轭效应,只有+I诱导效应,因此其酸性较苯甲酸为低。而对乙基苯甲酸中的乙基基团具有超共轭效应,给电子能力较强,使得其酸性相对较弱。

3、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强。分子结构:对乙基苯甲酸相比对甲基苯甲酸具有更长的烷基侧链。烷基侧链的增大会增强羧酸的酸性。由于对乙基苯甲酸的侧链更长,可以更有效地分散电荷,使得羧基的氢离子更容易释放,从而增强了酸性。实验数据:虽pKa值并不是唯一衡量酸性的指标,但可以提供一种比较的参考。

4、不属于。对乙基苯甲酸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蒸气对上呼吸道、眼和皮肤产生刺激,该品在接触无明显的危害性,对乙苯甲酸在动物体内会很快降解,是不属于危险品的。

5、①对乙基苯甲酸结构简式p-C2H5C6H4COOH,分子式为C9H10O2,分子量为150;化学名称是4-乙基苯甲酸。②对乙基苯甲醛结构简式为p-C2H5C6H4CHO;分子式为C9H10O,分子量是134;又称4-乙基苯甲醛。③对乙基苯磺酸结构简式p-C2H5C6H4SO3H,分子式为C8H10SO3,分子量是186,别名4-乙基苯磺酸。

6、同样,如果苯环上的一个碳原子连接了COOH,另一个碳原子连接乙基,那么,乙基的位置也有三种,他们分别叫对乙基苯甲酸、邻乙基苯甲酸和对乙基苯甲酸。所以,上述是同分异构体。你所追问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只有三种。

比较酸性

1、记住常见酸的酸性强弱顺序,高氯酸氢碘酸氢溴酸盐酸硫酸硝酸氯酸草酸 。含氧酸:含氧酸是指酸根中含有氧原子的酸。根据酸中含氧与否,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2、比较酸性的强弱其实是在比较各个溶液电离氢离子的能力。可以用一些常见的现象来比较。乙酸可以让酸碱指示剂变色,而其他的不行,故,乙酸的酸性最强。其次是苯酚,苯酚可以和一般的一般的碱反应(如NaOH),而乙醇和水则不行。再次就是水了,虽然谁通常认为显中性,但是比起乙醇,它还是比较“酸”的。

3、因为非金属性越强酸性越强,金属性越强,碱性越强。

为什么苯甲酸的酸性小于对氰基苯甲酸?

苯甲酸的酸性小于对氰基苯甲酸,是因为氰基是强吸电子基团,同时也对负电荷有良好的离域作用。首先,氰基是强吸电子基团,在对位的氰基可以通过苯环使羧基的碳带更多的正电荷,从而使羟基上的氢带更多正电荷,更容易电离。

不能。苯甲酸比甲醇密度大。氰基苯甲酸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8H5NO2。

由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形成对羟基苯甲酸酯钠,水溶性增高,但储藏稳定性降低。尼泊金酯类是各国都认可的、传统的、无刺激、不致敏和安全的化妆品防腐剂,其用量在化妆品防腐剂中一直占据前列。

对氰基苯酚。苯甲酸在五氧化二磷或者硫酸催化下可以产生重排反应,是经过酰基正离子亲电进攻苯环后形成的螺环中间体。苯甲酸又叫安息香酸、苯酸、苯蚁酸,是一种芳香酸类有机化合物。苯甲酸为具有苯或甲醛气味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气体有较强的刺激性,吸入后容易引起咳嗽,微溶于水。

对氰基苯甲酸甲酯是一种化合物,它在中文中有个名字,即“4-氰基苯甲酸甲酯”。其英文名称是“methyl 4-cyanobenzoate”,另外还有两个别名:4-Cyano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和Cyanbenzoicacidmethylester,4-Cy!no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也是它的常见表述。

几个有机化学问题

1、问题二,基本上是所有的有机物都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 没极性,溶于有机物。浓度大的话苯在水下,浓度小还是在上面。

2、除了甲烷之外,就是正丙烷最低,因为我们知道,熔点有一个这样的趋势,就是随烷烃碳数增大而增大;还有一个趋势就是偶数烷烃构成的熔点曲线在奇数烷烃构成的熔点曲线的上方,这一原因归结为固态烷烃分子为折线形,奇数烷烃会出现“两端同向”,对称性比较低,而使晶体中分子排布不紧密,熔点低。

3、乙烯:因为有双键,比较活泼,加高锰酸钾双键被氧化,高锰酸钾被还原褪色;加溴水与双键加成,溴水褪色。苯:苯比较稳定,加高锰酸钾没有反应,因为苯不溶于水,所以会分层;加溴水会分层,但是不反应。

4、A 【芳香化合物指具有芳香性的化合物,有少数不具有苯环的化合物也有芳香性,符合休克尔规则的化合物,即π电子数为4n+2的化合物均具有芳香性,比如环丙烯正离子,环戊二烯负离子等等。】(A中有2个π电子,B、C、D中都有4个π电子)(3)A (A形成的糖二酸有顺反异构,也就有旋光性。

5、第一个对,命名时取代基简单的在前面 第二个正确,邻位指的是苯环上炔的邻位(苯甲基和甲苯基的区别:他们最原始都是苯环上连有一个甲基,苯甲基是甲基上失去一个氢所剩下的部分,它只有一种,而甲苯基是苯环上失去一个氢所剩下的部分,它有三种,即邻位,间位和对位。

大学有机化学,酸性比较。如图,在线等,谢谢!

1、羰基中O原子具有强吸电子能力,故会使得a-C上的H离子电离,从而表现出酸性!所以可以通过链接羰基的基团的电子效应来判断其酸性强弱。B中-CCl3基团中含有较多氯离子,电负性大,吸电子能力强,有利于-CH3中H的电离,故酸性最强。

2、第一个强于第二个。溴离羧基更近的话,吸电子诱导效应更强,氢离子更容易掉。

3、一般来说,在芳环上引入吸电子基团,使酸性增强;引入供电子基团使酸性减弱。而且还与基团所连接的位置有关。对位取代酚的酸性同时受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影响。间位取代酚的酸性,因共轭效应受阻,主要受诱导效应的影响。邻位取代酚的酸性较强。这主要是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

间甲基苯甲酸诱导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