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2-甲基丙醛能发生碘仿反应吗

1、丙醛不可以发生碘仿反应。根据查询中国化工企业联盟官网得知,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有四类,具有ch3co,连于h或c上结构的化合物烯醇,其他能被次卤酸盐氧化为这种结构的化合物,丙醛不具备上述任何一类,不能发生碘仿反应。

2、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条件介绍如下:发生碘仿反应的条件是具有CH3CO-连于H或C上的结构的化合物。反应物之中必须含有甲基酮,或者被氧化后含有甲基酮, 由此可以判定在醛类中,只有乙醛可以发生碘仿反应,在碱性条件下与氯、溴、碘作用分别生成氯仿、溴仿、碘仿的反应。碘仿反应的机理 卤仿反应共分两步进行。

3、该有机物不满足以下任何一类,因此不能发生碘仿反应:具有CH3CO连于H或C上的结构的化合物。具有CH3CHOH,R结构的化合物(能被次卤酸盐氧化为CH3CO)。烯醇(发生分子重排)。别的能被次卤酸盐氧化为这种结构的化合物。

4、能起卤仿反应的化合物有4类 1 具有CH3CO-连于H或C上的结构的化合物 2 具有CH3CHOH-R 结构的化合物 (能被次卤酸盐氧化为CH3CO-)3 烯醇 (发生分子重排)4 其他能被次卤酸盐氧化为这种结构的化合物 丙醛,CH3CH2CHO,不满足以上任何一类,不能发生碘仿反应。要是乙醛CH3CHO,就满足第1类。

已知一氯丁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C4H10O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催化氧...

C C 4 H 10 O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碳羟基的邻碳要有氢,能氧化生成相应醛的要有--CH 2 OH 基团,②和③ 符合。

-丁醇,得到1-丁烯 叔丁醇(2-甲基-2-丙醇),只得到2-甲基丙烯。

有机物的推断有机物的推断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由结构推断有机物 (2)由性质推断有机物(3)由实验推断有机物 (4)由计算推断有机物等有机物的推断方法分为顺推法、逆推法和猜测论证法(1)顺推法。以题所给信息顺序或层次为突破口,沿正向思路层层分析推理,逐步作出推断,得出结论。(2)逆推法。

①2-甲基-2-丙醇无法消去 ②1-丁醇消去之后为1-丁烯,再加成时由于氢多加氢成为2-丁醇所以也不行。③2-甲基-1-丙醇同上消去后再加成为2-甲基-2-丙醇。④所以只有2-丁醇可以,消去为2-丁烯,再加成仍为2-丁醇,催化氧化得2-丁酮。

2-甲基-1-丙醇的催化氧化和1-丁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有什么区别吗?_百度...

1、其它嘛,你也可以用氧化的办法,1-丁醇会被氧化为醛,2-丁醇氧化为酮,2-甲基-2-丙醇不被氧化。然后再分别鉴别醛基和酮基即可(费林试剂什么的)。只不过比上面的方法麻烦多了。

2、-甲基-1-丙醇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能与乙醇和乙醚混溶,能溶于约20份水。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3、-丙醇的催化氧化是一种化学反应,利用催化剂(如铜、铬、铁、钒等)促进氧气与1-丙醇发生氧化反应。这个反应会将1-丙醇转化为丙酮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3H7OH + 5O2 → CH3COCH3 + 2H2O。这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可用于工业生产中。

4、①2-甲基-2-丙醇无法消去 ②1-丁醇消去之后为1-丁烯,再加成时由于氢多加氢成为2-丁醇所以也不行。③2-甲基-1-丙醇同上消去后再加成为2-甲基-2-丙醇。④所以只有2-丁醇可以,消去为2-丁烯,再加成仍为2-丁醇,催化氧化得2-丁酮。

5、-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如下:HOCH-CHOH-CH+O→OHC-CO-CH+2HO(条件:Cu,△)2-丙醇即为异丙醇。异丙醇的催化氧化和1-丁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原理都相同,只是产物不同,前者的产物是2-甲基丙醛,后者的产物是丁醛。

6、能被催化氧化需要a-H(即与醇羟基相连的碳上的氢),所以只有1-丁醇,2-丁醇,2-甲基丙醇3种,伯醇被氧化成醛,再继续氧化成酸;仲醇被氧化成酮 出现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的醇的话,n的最小为4,即1,1-二甲基乙醇。其实就是问你最少有几个碳才能形成叔碳,所以最少要4个碳。

2-甲基-1-丙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