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浮力问题一个木块,放在水中,有1/3露出水面,求木块密度.把

在一个充满探索精神的午后,我们聚焦一个有趣的物理现象: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为了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首先要明确几个关键变量:木块的体积设为V,水的密度是1000kg/m3,而木块的密度则记为ρ2。接下来,根据浮力的基本原理,浮力等于重力,这意味着木块的重量与其所受的浮力相等。设木块的浮力为F,质量则为M。

设木块的密度是p木,质量m木,体积V木 三分之一露出水面,浮力等于重力 p水g(1-1/3)V木=p木gV木,p木=2/3p水 放上质量为500克的物体时恰好全部浸没。

排开水的体积 2V/3 排开水的质量m=2V/3*10^3 木块的密度 ρ=m/v=2/3*10^3kg/m^3 ^__^真心祝你学习进步,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什么疑问,请追问,另外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千万别忘记采纳哟!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向我求助。答题不易呀。懂了记得选满意。

一道初中物理题.速度解决.

1、m+228m=6900m6900m÷10m/s=690s不可能等于700,除非你题出错了解:(6672+228)/10=7000/10=700秒要加上火车本身的长度。不知道你是不是打错了。穿隧道的时间是以车全部出去的时间算的。所以要加上车长再算,不过加起来最后是690s。

2、因为第一个人只听到了一声,所以最快听到的铁的声音与最慢的空气的声音传到他的位置应该在间隔0。1秒内,设距离X米,则 340分之X减去5100分之X小于0。1 解得0X34285(无理数)同理听到两声证明能听见铁与空气传来的声音,则 340分之X减去5100分之X大于0。

3、首先计算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v1=S1/t1=1200m/120s=10m/s 然后计算乙站到丙站的平均速度:v2=S2/t2=2160m/180s=12m/s 最后计算甲站到丙站的平均速度:v3=(S1+S2)/(t1+t0+t2)=3360m/360s=33m/s 在另一场景中,一辆汽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两地相距90公里。

4、km/h=(20/3)m/s,如果是这个速度,50s前进的距离是:50s×(20/3)m/s=(1000/3)m。这个距离应该是隧道的长+火车的长。所以火车的长肯定小于(1000/3)m,更小于1000m了!所以题中给的火车的速度应该是24m/s。火车的长为200m,这个结果于实际也比较合理。

关于初中物理浮力的题,哪位好心人帮帮我

h=V水/S=0.32m △P=ρg(h-h)=1×10^3kg/m^3×10N/kg×(0.32m-0.3m)=200Pa (3)N=F-F浮=G-F浮=16N-2N=14N (1)物体受到浮力为2N。(2)容器底部收到的液体压强增加了200Pa。(3)容器对铁球的支持力为14N。

对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些规则形状的固体,计算压强也可以用P=ρgh来计算。推导(P=F/S=G/S=mg/s=ρvg/s=ρh^3g/h^2=ρgh)。

漂浮和悬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所以两者浮力相等。沉下去的,浮力球的重力,所以浮力较小。2中,如果球相同,则3个杯子里是不同的液体。相同的液体不可能出现2中的结果。所以2题中等量水是错误的。密度和浮力没关系。浮力只和排开的流体的体积(包括液体和气体)有关。

帮助的人:32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浮力的大小与阿基米德原理 (1)浮力大小的测量。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再将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则前后两次的读数之差就是物体在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即F浮=G-F。 (2)阿基米德原理。

初中物理计算题

1、骆驼对沙漠的压力计算:质量 m = 400 kg,重力 G = mg = 400 kg * 10 N/kg = 4000 N,因此,骆驼对沙漠的压力 F = G = 4000 N。2) 骆驼对沙漠的压强计算:由于图片中骆驼的脚掌面积不清晰,无法准确计算压强 P。请提供清晰的面积数据以进行计算。

2、根据液体的压强从公式P=hρg,已知:ρ酒=0.8×10千克/立方米。ρ水银=16×10千克/立方米。一标准大气压P=760mm水银柱,求:h酒。

3、.【10年赤峰】(8分)初中就要毕业了,小华同学为了感谢老师对他学习的关心和帮助,特意给他的物理老师制作了一个能悬浮在水中的铝制空心金属鱼做纪念。

4、初中物理计算题的评分标准主要把握以下几点:公式必须写出:没有公式只有答案直接是零分。公式是解题的基础,能够体现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字母书写准确:字母写错或不写扣一分。字母代表物理量,写错或遗漏会影响公式的正确性和后续的计算。单位正确无误:没有单位或单位错误扣一分。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