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有机物名称CH3C(CH2)2Cl

1、在有机物中,若碳原子上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则这个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CBr2F2 B.CH3CH2OH C.CH3CH2CH3 D.CH3CH(OH)COOH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项意。

2、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7)蛋白质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3、比如有一氯甲烷,一氯乙烷。在多碳有机物中,根据氢的位置不同,氯原子的取代位置也有区别,分别有伯仲叔为碳原子上的取代。在芳香族中氢的位置也有区别,有邻位、间位和对位的区别。方法:方法可采用“定一移二”(固定一个氯原子,移动第二个氯原子)。

为什么叫2-氯2-甲基丙烷而不是2-甲基-2氯丙烷!不符合卤代烃命名规律啊...

1、教材的编写难免有错误,按照系统命名规则应该是2-甲基-2氯丙烷。看你用的什么教材了,不过这种错误属于小错误。

2、你的命名有误,应该叫2-甲基-2-氯-丙烷,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第1步就是确定主链,其要求是选取含C最多的链为主链,命名为乙烷与规则不符。

3、中文命名的时候,基团第一个原子的原子质量越大,则排序越前,所以这里应该是氯甲基,因此是1-氯-2-甲基丙烷。

4、比如二氯甲基丙烷,它的卤素分子链活性要强于甲基,所以在这之前书写。关于氯丙烷,如果有比它更加活泼的主反应基团,是可以书写在它前面的,比如还有「环氧氯丙烷」。即便同是卤素,亦有活性排列,比如「一氟二氯甲烷」。

C4H10的二氯代物有几种具体画法

C4H10的二氯代物共有9种。具体的结构式画法如下。1,1-二氯丁烷、1,2- 二氯丁烷、1,3-二氯丁烷的结构式如下。1,4-二氯丁烷、2,2-二氯丁烷、2,3-二氯丁烷的结构式如下。1,2-二氯-2-甲基丙烷,1,1-二氯-2-甲基丙烷,1,3-二氯-2-甲基丙烷的结构式如下。

两者都有同分异构体,C4H10有两种,则一氯代物有四种,二氯代物有七种;C5H12有三种,则一氯代物八种,二氯代物有十九种。

您好!有两种。CH3-CH2-CH2-CH3丁烷(正丁烷) 也可写作CH3(CH2)2CH3 CH3-CH-CH3 2-甲基丙烷(异丁烷)也可写作CH(CH3)3 CH3 不饱和度均为一,所以只有碳链异构这两种。

2-氯-2-甲基丙烷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断1号C的C-Br键和2号C的C-H键,2-溴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反应断1号C的C-H键和2号C的C-Br键。1-溴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反应断1号C的C-Br键,2-溴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反应断2号C的C-Br键。

与热的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氯酸钠和水。Cl2+2NaOH==NaCl+NaClO+H2O(冷)6NaOH+3Cl2=加热=5NaCl+NaClO3+3H2O(热)(大于70度)两个反应不是分氯气浓和稀。

CH2=CHCH2Cl + NaOH → CH2=CHCH2OH + NaCl 生成丙烯醇和氯化钠。

将2-氯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混合后加热是醇的消除反应,也称为醇的脱水反应。在此反应中,氢氧根离子(OH-)从氢氧化钠中攻击2-氯丙烷分子中的 β 碳原子,形成 β 消除中间体,并释放出一分子水。接着,β 消除中间体发生质子转移,生成丙烯。该反应通常在高温下进行,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2氯2甲基丙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