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1列出了常见岩(矿)石的密度值,由表可见,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密度大于沉积岩,而沉积岩本身的密度变化也很大。例如,灰岩和砂岩的密度变化约1g/cm3,白云岩和页岩密度较均匀,但其变化仍可达0.6g/cm3。
2、大庙式岩浆型钒钛磁铁矿产在基性杂岩体中,矿石的平均密度为95×103kg/m3,围岩的平均密度为(88~99)×103kg/m3,存在(07~0.96)×103kg/m3的密度差。
3、小魔岩石密度为6至71。岩(矿)石的密度岩石、矿物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其单位g/Cm3或kg/m3。
一般来讲,金属矿石具有较大的密度,其变化范围是5~0g/cm3;大部分非金属矿石的密度值较小,岩石的密度在2~5g/cm3之间(表3-3-1)。
岩石中金属矿物的含量增高,岩石的密度就增大。矿区花岗岩的密度有的高达7g/cm3以上。喷出岩的孔隙度比侵入岩大因而与相应的侵入岩相比密度要小。
在金属矿区,岩石中金属矿物的含量增高,岩石的密度就增大。矿区花岗岩的密度有的就高达7克/厘米3以上。矿物的密度是由构成该矿物各元素的原子量和矿物的分子结构决定的。
低密度岩石 除白云岩和灰岩以外的沉积岩、火山岩类以及酸性侵入岩、中酸性侵入岩等,一般属于低密度岩石,其密度值大约为(5~6)×103kg/m3。
根据大量测定和长期研究结果认为,决定岩石密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①岩石中各种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多少;②岩石中的孔隙度大小及孔隙中的充填物多少;③岩石所受压力的大小。

矿物的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是指矿物在空气中的质量与4℃时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量纲为一。由于4℃时水的密度是1g/cm3,所以矿物相对密度与真密度数值相等。
矿物相对密度是指纯净矿物在空气中的重量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相对密度是指纯净矿物在空气中的重量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4℃时)。在肉眼鉴定中,一般按相对密度将矿物分为三级。
石膏3-37;高岭石61-68;红柱石13-16;蓝晶石53-65;矽线石38-49;绿帘石38-49;海绿石4-95。注:以上密度均为对于水的相对密度。
1、大庙式岩浆型钒钛磁铁矿产在基性杂岩体中,矿石的平均密度为95×103kg/m3,围岩的平均密度为(88~99)×103kg/m3,存在(07~0.96)×103kg/m3的密度差。
2、岩石密度还与其含水度有关,岩石含水越多时,岩石密度愈大。含水度对沉积岩密度的影响可达10%左右。
3、岩石的密度主要受三种因素控制。即构成岩石物质的矿物颗粒的密度、孔隙度和孔隙 中的流体。对于沉积岩来讲,密度主要受孔隙度控制,孔隙度一般随沉积物的固结作用和 成岩作用的增强而减小。
4、在金属矿区,岩石中金属矿物的含量增高,岩石的密度就增大。矿区花岗岩的密度有的就高达7克/厘米3以上。矿物的密度是由构成该矿物各元素的原子量和矿物的分子结构决定的。
5、变质岩的物性取决于原岩的岩性与变质差异,密度的变化范围为55~76g/cm3。
6、表1-1给出了常见岩(矿)石的密度值。从表中可以看出,从花岗岩到辉长岩类、橄榄岩类过渡,密度值随岩石中较重的铁镁矿物含量增加而增大。此外,从整体上讲,火成岩密度较沉积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