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石头的比重和密度时,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使用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记为m(单位:克)。 准备一个量筒,并倒入适量的水,测量水的体积,记为V1(单位:毫升)。 将石头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量石头和水的总体积,记为V2(单位:毫升)。
答案:计算石头的密度可以通过测量其质量和体积来实现。详细解释: 确定质量:首先,需要使用称重工具,如电子秤,来测量石头的质量。将石头放在电子秤上,读取并记录其质量数据。 测量体积:接下来,需要测量石头的体积。可以通过将石头放入一个已知大小的容器,然后注入水来覆盖石头表面。
在测量石头的比重(密度)时,首先需要用天平称量石头的质量,记为m。接着,使用排水法来测量石头的体积,记为v。石头的密度,即比重,可以通过质量除以体积来计算,即 ρ = m/v。这样就可以得到石头的比重(密度)了。
首先,密度的估测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材质的样品来实现。例如,你可以拿一块石头、木头、铁块,通过掂量它们的重量,来大致判断石头的密度。通过这样的比较,你可能会得出“石头的密度大于木头而小于铁”的结论。
测量石头的质量:首先,使用天平准确测量石头的质量。 测定石头的体积:接着,准备一个大烧杯并装入适量的水,确保水量足够浸没石头。 记录初始水位:读取并记录烧杯内水面的初始位置。 浸没石头:将石头浸入烧杯内的水中,确保它完全被水覆盖。
通过掂量比较,可得出“石头密度大于木头而小于铁”的结论,意味着石头密度大于1小于86。若准备大量不同密度的样品,并确保形状和大小相同,将石头加工成相同形状大小,可进行更为精确的密度估测。虽然此法笨拙,但确实无需借助任何仪器。
通过计算(V2 - V1),然后除以石头的质量m,可以得到石头的密度。或者,可以直接用天平称量石头的质量,记为M1。称量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的体积,记为M2。将石头放入杯中,再取出,此时称量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记为M3。通过计算(M2 - M3)除以0(水的密度),得到的是石头的体积V。
首先,将石子用细线拴住,放入装满水的玻璃杯中,并记录下水位的位置。 轻轻取出石子,确保将水沥干,然后向杯中加水至先前标记的水位线处,并再次称量杯与水的总重量。 计算两次称量结果的差值,这个差值即为添加的水的重量,也代表了石子的体积。 准确称量石子的重量。
水杯装入一定量的水并称量出重量 。2细线拴住石头放入水杯,标记水位线。3取出石头(水沥干)。加水至标记线,再次称量重量 。4两次重量差就是石头的体积。5称量石头的重量。
解:石子的质量m石=215千克-190千克=25千克。石子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质量m排=200千克-190千克=10千克。石子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V排=m排/ρ水=10千克/1000千克每立方米=0.01立方米。石子的密度ρ石=m石/V石=25千克/0.01立方米=2500千克/立方米。石子的密度为2500千克/立方米。
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定石子密度,实验记录如下:杯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1=200g,放入石子后,杯子、水、石子总质量m2=215g,取出石子后,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3=190g,求石子密度。
【一个空瓶质量为200g ,装满水时总质量为700g,若用来装另一种液体,装满后总质量是600g,鉴别这种液体的种类。4【一个石蜡雕塑的质量为5千克,现浇铸一个完全相同的铜雕塑,至少需要多少千克铜?(ρ铜=9g/cm3)5】某同学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一块石子的密度。
在测量石头的比重和密度时,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使用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记为m(单位:克)。 准备一个量筒,并倒入适量的水,测量水的体积,记为V1(单位:毫升)。 将石头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量石头和水的总体积,记为V2(单位:毫升)。
在测量石头的比重(密度)时,首先需要用天平称量石头的质量,记为m。接着,使用排水法来测量石头的体积,记为v。石头的密度,即比重,可以通过质量除以体积来计算,即 ρ = m/v。这样就可以得到石头的比重(密度)了。
首先,密度的估测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材质的样品来实现。例如,你可以拿一块石头、木头、铁块,通过掂量它们的重量,来大致判断石头的密度。通过这样的比较,你可能会得出“石头的密度大于木头而小于铁”的结论。
方法1:使用天平和刻度尺。先用天平测量质量m,再用刻度尺测量长方体的长a、宽b和高c,计算体积V=abc,最后根据公式ρ=m/abc计算密度。方法2:使用弹簧称和刻度尺。先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G,得到质量m=G/g,测量体积同上法,则密度ρ=m/abcg。
首先,使用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记为m1。 接着,将烧杯加满水,并使用天平记录烧杯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2。 缓慢地将石头放入烧杯中,待石头完全浸入水后,再次使用天平测量烧杯、水和石头的总质量,记为m3。 排开水的质量m水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即m水 = m1 + m2 - m3。
先在大烧杯里装一些水,体积为V1,将空的小烧杯放入,注意不要让水进入小烧杯,使小烧杯漂浮在大烧杯里,这时再读一下大烧杯中水面的位置,设其为V2,那么小烧杯排开水的体积为(V2-V1),那么小烧杯的质量m=ρ水g(V2-V1)。
解:(1)将两个烧杯分别放在左右盘上,左边加水,右边放石块,用滴管调节左杯水量,使杠杆恢复平衡;(2)将水倒入量筒测出水的体积 ;(3)用排水法测出石块体积 ;(4)。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测鹅卵石的质量,但是题目中没有给出天平,就只能用侧浮力的方法测出鹅卵石的重力,然后再算出鹅卵石的质量,再用排水法测出体积,带入密度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
在测量石头的比重(密度)时,首先需要用天平称量石头的质量,记为m。接着,使用排水法来测量石头的体积,记为v。石头的密度,即比重,可以通过质量除以体积来计算,即 ρ = m/v。这样就可以得到石头的比重(密度)了。
固体的密度可以通过公式ρ=m/V来计算。其中,ρ代表密度,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体积。以下是几种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称量法: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m。使用量筒和水通过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V。根据公式ρ=m/V计算密度。比重杯法:使用天平测量装满水的烧杯的质量m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