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为什么海水的密度会变化?

海水的密度随盐度、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降低、盐度增加或压力加大时,海水的密度就大。海水的密度比淡水密度大;海水的密度随时间、空间变化幅度较小;海水的密度大,浮力也大,在海水中游泳比在淡水中不易下沉。南极寒冷,盐度高,海水的密度大。

海水温度随着深度的分布是不均匀地递降,因而海水的密度即随深度的增加而不均匀地增大。约从1500m开始,密度垂直梯度变小;在深层,密度几乎不随深度而变化。在赤道至副热带的低中纬海域,与温度的上均匀层相应的一层内,密度基本上是均匀的。

压力的增加。海水深度增加,其上方的海水column压力也随之增加。根据压缩性原理,压力的增加会使海水的密度增大。这是密度随深度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温度的降低。海洋深层水温较低,温度的降低会使海水密度增加。但是温度的影响不如压力的影响那么大。盐度的微增。

密度流是海水本身的密度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差异引起的。两个海区间海面及其以下各层等压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倾斜,即海水内部任意一个水平面(即等势面)上压力都不相同。在水平压强梯度力的作用下,海水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流动。

温度和盐度。在中国海近岸地区,特别是河口地区,海水的盐度变化大,因而那里海水密度主要由盐度决定;在距河口较远的海区,海水密度主要由温度决定。表层海水密度总的分布特点是:冬季密度最大,夏季最小;春季为降密期,而秋季为增密期。

如何让水的密度变小

加入酒精,酒精密度比水小,酒精溶于水后密度小于纯水密度,酒精含量越高,密度越接近0.8。

清水的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小,因此加入清水密度会降低。

如果温度高的话,分子就越活跃、膨胀增加密度就会变小。当水的温度是4摄氏度时,密度是可以说是最大的,但当低于4摄氏度或者变成冰之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就会减小,与此同时大于4摄氏度以后,随着温度升高密度也减小。

由于氢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在单个水分子组合为缔合水分子后,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是缔合水分子中的各单个分子排列有序,二是各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在液态水变成固态水时,即水凝固成冰、雪、霜时,呈现出缔合水分子的形状。此时,水分子的排列比较“松散”,雪、冰的密度比较小。

如何降低水的密度

不断的通空气 ,其实氨气是最好的,但是氨气对人体不好,味道也不好闻,还有刺激性,就通空气或二氧化碳吧,一般二氧化碳燃煤企业都有,收集了粗处理下,还能减排二氧化碳,多好。

与密度小于水的能饮用的液体混合,例如与酒精、其它酒类 2。

加酒精,酒精的密度比水的小,又能和水融合。

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水的密度,

1、不断的通空气 ,其实氨气是最好的,但是氨气对人体不好,味道也不好闻,还有刺激性,就通空气或二氧化碳吧,一般二氧化碳燃煤企业都有,收集了粗处理下,还能减排二氧化碳,多好。

2、很多东西都可以满足你的要求,最方便廉价的就是酒精。溶解后,称重量,用量杯量体积,就可以知道密度,看看它是不是比水密度小了。

3、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掌握了许多减少鱼密度的方法,有:化学处理法:通过投放一定剂量的化学剂,使水中的鱼类窒息死亡,达到减少鱼密度的目的。生物控制法:通过引进一些水生动物,如乌龟、鲨鱼等,来控制水域中鱼类的数量。机械控制法:通过机械手段收集或破坏水域中的鱼类。如垂钓、捕鱼网等。

4、于是就会有两种方法:减小物体的平均密度。增加水的密度。减小物体的平均密度,通常可以采用保证质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增加物体的体积,从而减小物体的平均密度,例如在水下吹气球,气球会浮上水面。F浮=ρ液·g·V排开水。

5、℃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为1kg·m?3(即1g·cm?3。水和冰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见图示。这一现象也可以用水的缔合作用加以解释。接近沸点的水,主要是以简单分子的状态存在的。

6、将冰熔化成水,缔合水分子中的一些氢键断裂,冰的晶体消失。0℃的水与0℃的冰相比,缔合水分子中的单个水分子数目减少,分子的间距变小、空隙减少,所以0℃的水比0℃的冰密度大。用伦琴射线照射0℃的水,发现只有15%的氢键断裂,水中仍然存在有约85%的微小冰晶体(即大的缔合水分子)。

0到4摄氏度的水为什么会热缩冷胀

1、水0-4摄氏度热缩冷胀的原因是: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的氢键作用对其体积的影响超过了水分子的热迁移。0至4摄氏度的水是热缩冷胀的。在一般情况下,物质都会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然而水在0至4摄氏度范围内却表现出热缩冷胀的现象。

2、在0到4摄氏度之间,随着气温的降低,水分的流动变得越来越慢,四面体的构造也会变得越来越小,而水的密度也会随之降低,反之,随着气温的升高,水分子的四面体的倾向就会减弱,水的浓度会变得更高,从而产生“热缩冷胀”的宏观效应。

3、在0到4度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这种现象的产生,源自于水分子的内部结构,和“氢键”的作用。

4、在0到4摄氏度之间时水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对于水这种特殊的液体来说,它在温度低于4℃时会发生反常热膨胀现象,即随着温度的降低,它的体积反而会变大。这一现象被称为低温膨胀现象。低温膨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结构所造成的。

5、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分子间距越大。水的密度除了与水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外,水分子的缔合作用对水的密度也有影响。综合考虑两个因素的影响,便可以得知水的密度变化规律,也就是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6、水分子在4度以下会靠分子间的氢键形成笼状的结构,而且温度越低这种笼状结构的体系长得越大,在冰里表现得最完美。

降低水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