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2-甲基-2-丁稀与稀硫酸反应

1、-甲基-2-丁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CH-CH2CH3—KMnO4/H+→CH3COOH+CH3CH2COOH。反应方程式:5C6H5CH3(甲苯)+6KMnO4+9H2SO4→ 5C6H5COOH(苯甲酸)+3K2SO4+6MnSO4+14H2O 高锰酸钾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作为氧化剂受pH影响很大,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最强。

2、-甲基丙烯更容易。比较二者与硫酸加成形成的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就可以:前者:h3c-ch+-ch2-ch3 后者:(ch3)3c+ 由于后者是3级正离子,前者是2级正离子。所以后者稳定性更强。

3、关于有机物氧化没有反应方程式,只有反应关系式,烯烃的氧化就是双键被氧化成羧基或是羰基,所以2-甲基-2-丁烯的关系式是CH3C(CH3)=CHCH3→CH3COOH+CH3COCH3,条件是高锰酸钾。

4、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2,2-二甲基-2丁烯”(2,2-dimethyl-2-butene)会被氧化成“2,2-二甲基-3-丁烯-2-醇”(2,2-dimethyl-3-butene-2-ol)的产物。

5、-甲基-2丁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遵循马氏规则(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主产物是2-甲基-2-氯丁烷。次产物是2-甲基-3-丁烷。

怎么写出2-甲基丁烷的化学式,结构式

-甲基丁烷的结构式可以写作CH3CH(CH3)CH2CH3,其中第二个碳原子上连接着一个甲基基团(CH3)。

它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2CH3。也叫异戊烷。

-二甲基丁烷 :CH3 │ CH3-C-CH2-CH3 │ CH3 3-二甲基丁烷:CH3 │ CH3-CH-CH-CH3 │ CH3 2。

-甲基丁烷,国标编号为31002,其CAS号为78-78-4。这个化合物的中文名称为2-甲基丁烷,英文名称则有两个,分别是isopentane和2-methylbutane,别名又称为异戊烷。其分子式为C5H12,化学结构为(CH3)2CHCH2CH3,外观呈现出无色透明,且具有易挥发性,散发出令人愉快的芳香气息。

-甲基丁烷的分子式为C5H12,它有两个碳原子上的取代基(甲基)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构象。根据构象理论,我们可以使用锯齿式(也称为锯架式)来表示这些构象。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2,2-二甲基-2丁稀”被氧化,产物是什么?_百度...

1、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2,2-二甲基-2丁烯”(2,2-dimethyl-2-butene)会被氧化成“2,2-二甲基-3-丁烯-2-醇”(2,2-dimethyl-3-butene-2-ol)的产物。

2、最终氧化产物应该只有乙酸、水和二氧化碳,酸性高锰酸钾先破坏反应物的双键,原来的C=C键变成了两个C=O键,分别是乙醛和丙酮,乙醛会被高锰酸钾进一步氧化为乙酸。如果不加热,反应会停留在这一步;加热时丙酮的烯醇互变式会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乙酸和二氧化碳,因此最终产物应该是乙酸和二氧化碳。

3、高锰酸钾足量时得到乙酸,其他的碳都变成二氧化碳。

4、烯烃和高锰酸钾在强烈条件下(酸性或加热),双键完全断裂,同时双键碳原子上的C-H也被氧化而断裂生成含氧化合物。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正丁醇,2-丁醇,2甲基-2丁醇。

1、加入金属钠,有气体生成的是1-丁醇和2-丁醇,无现象的是丁醛和丁酮,其中有气体生成的一组的鉴别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有黄色晶体生成的是2-丁醇,无现象的是1-丁醇,无现象的那组鉴别加入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丁醛,不反应的是丁酮。

2、卢卡斯试剂可鉴别。分别加入卢卡斯试剂后,叔丁醇立即出现浑浊,2-丁醇过一会才会出现浑浊,正丁醇只有加热才会浑浊。2。

3、加入卢卡斯试剂,先看到沉淀生成的是2-甲基-2-丁醇,加热后看到沉淀生成的是2-戊醇,最后形成沉淀的是正戊醇。加入金属钠,有气体生成的是苯甲醇,苯甲醚无变化。加入金属钠,有气体生成的是正丁醇,正己烷、正丁基氯无反应;加入硝酸银的醇溶液加热,有沉淀生成的是正丁基氯,正己烷无变化。

4、若其中有产生白色沉淀的为1,2-丁二醇;再取另外三种待测物各一毫升,分别向其中加入一至二粒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大拇指按住试管口,待气体平稳放出并增多时,将管口靠近灯焰,放开大拇指,通过观察火焰的燃烧程度,程度最深的为1,3-丁二醇,最差的为正丁醇。

2-甲基丁醛有没有旋光性?

1、这种表达有些不清晰,所以不好判断。2-甲基丁醛有一个手性碳,所以是手性分子,但手性分子和旋光性也是两个概念,2-甲基丁醛可以理解为单一的左旋体或者右旋体,也可以理解为外消旋体,所以如果是拆分过的,那就有旋光性,如果未拆分,就没有旋光性。

2、a为2-甲基,1-丁醇,与碱性KMnO4溶液作用,生成2-甲基丁醛,此物有旋光性,也排除。3。a为3-甲基,2-丁醇,与碱性KMnO4溶液作用,生成3-甲基,2-丁醛,此物无旋光性;与正丙基溴化镁反应,水解后得到2,3-二甲基,3-己醇,此物有旋光性,可得互为镜象关系的两个异构体。

3、因为其具有阿尔法H,且该H为叔氢,活性较大,酸性条件下,可以与烯醇式发生互变异构现象,改变分子旋光性。

2-甲基-2-丁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