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对组分有一定溶解性的溶剂可提高反应效率,如往水相中的反应添加乙醇或者DMSO。某些反应,非均相的条件也可能增加副反应。 酰胺的大规模制备通常用到Schotten-Baumann反应,具体来说,将胺与酰氯或酸酐缩合,再用碱溶液中和生成的酸。如果不加碱,等摩尔量的胺和酰氯反应的理论收率只有50%。
2、环保与安全的权衡:NMP环保但存在生殖毒性,2-甲基四氢呋喃在有机金属反应中稳定,但易引发过氧化物生成。MEK和MIBK的反应活性和臭氧影响,需谨慎使用,共沸物则助于挥发性组分的分离与反应效率。
3、所选择的溶剂中,整体效果上看,正己烷∶二氯甲烷=1∶1提取效果最好,对八种有机氯农药均表现出较好的提取效果,而丙酮∶二氯甲烷=1∶1的提取效果稍差于前者,正己烷∶丙酮=1∶1的混合溶剂的提取效果与前两者相比较,则显出对DDT的提取效果较差。
4、酸性溶剂:这类溶剂给出质子的能力强于接受质子的能力,如甲酸、硫酸等。碱性溶剂:接受质子的能力较强的溶剂,如乙二胺(NH2CH2CH2NH2)等。两性溶剂:即给出质子和接受质子能力相当的溶剂,如水、甲醇、乙醇等。惰性溶剂:既不能给出质子也不能接受质子的溶剂,如苯、氯仿等。
腐蚀性 相关物质 其他阳离子 二(三甲基硅基)氨基锂(LiHMDS),二(三甲基硅基)氨基钾 相关化学品 二异丙基氨基锂 (LDA),KH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来自25 ℃,100 kPa。
小檗碱是强碱性生物碱,能缓缓溶于水中,易溶于热水,难溶于三氯甲烷、丙酮等有机溶剂。秋水仙碱和莨菪碱均属于亲脂性较强的生物碱,易溶于三氯甲烷等亲脂性较强的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吗啉:强碱,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一种醇。分子式C4H9OH。为同系列中能产生两个以上同分异构体的最低级的醇.正丁醇为粘度稍大的无色液体 ;熔点 - 85℃ ,沸点112℃,相对密度 0.8098(20/4℃) ;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8:100 );可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沸点92℃,含水量37%。
溴水中加入有机溶剂(如苯、CCl4等),溴水层会褪色,但有机层颜色会加深。因为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被有机溶剂萃取而使溴水层褪色。溴水遇强碱溶液会褪色。因为在强碱性条件下溴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如:Br2+2NaOH=NaBrO+NaBr+H2O。
lihmds是碱性试剂,双胺基锂(简称LiHMDS)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化学式为[(CH3)3Si]2NLi。这种无色固体是一种非亲核性的强碱,可用于去质子化反应并可用作配体。二氨基锂可用于制备低配位数的配合物,因为配体(TMS)2N的位阻很大。这样的例子有M[N(TMS)2]3(M=Sc,Ti,V,Fe。
lihmds是碱性试剂。二(三甲基硅基)氨基锂,简称lihmds,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这种无色固体是一种非亲核性的强碱,可用于去质子化反应并可用作配体。无溶剂时,这种化合物在溶液是双聚体,而在固体中为三聚体。
氨基锂类化合物,比如二异丙基氨基锂(lithium diisopropylamide,LDA),二(三甲基硅基)氨基锂(Lithium bis(trimethylsilyl)amide,LiHMDS),四甲基哌啶锂(Lithium tetramethylpiperidide,LiTMP)等等。试剂公司卖的一般是溶液,使用的时候常常用干冰降温防止副反应。
你甚至考虑直接加碱金属。马军营(站内联系TA)LiHMDS是强碱性弱亲和性的碱,比他极性强的有:KH,NaH, n-BuLi, i-PrLi, or Na 等liming2828(站内联系TA)丁基锂应该可以的吧!LHMDS,NHMDS,KHMDS之类的,有一定的空间位阻的。
lihmds是碱性试剂,双胺基锂(简称LiHMDS)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化学式为(CH3)3Si2NLi。这种无色固体是—种非亲核性的强碱,可用于去质子化反应并可用作配体。二氨基锂可用于制备低配位数的配合物,因为配体(TMS)2N的位阻很大。这样的例子有M[N(TMS)2]3(M=Sc,Ti, V,Fe;TMS=(CH3)3Si-)。
1、六甲基二硅氮烷是一类危险品,六甲基二硅氮烷是易燃液体,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易燃。遇水分解有毒硅化物气体。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硅氮烷六甲基二硅氮烷又称双(三甲基硅基)胺、六甲基二硅氮烷,或HMDS,分子式[(CH3)3Si]2NH。该物质是氨中两个氢原子被三甲基硅基取代的衍生物。
2、氨基锂,简称lihmds,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这种无色固体是一种非亲核性的强碱,可用于去质子化反应并可用作配体。无溶剂时,这种化合物在溶液是双聚体,而在固体中为三聚体。lihmds除了二(三甲基硅基)氨基锂这一种名称外,还有其他的中文名称,比如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锂;六甲基二硅基胺基锂。
3、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具刺激作用。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遇低级醇和水起化学反应而分解。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氧化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