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卷烟焦油中94%的成分对人体是无害的(这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低挥发性成分是卷烟特有香味的来源),仅有0.6%的成分有害人体健康,而在这些有害成分中,0.2%的成分为诱发癌症和可能致癌的成分,0.4%为辅助致癌成分,如3,4-苯并[a]芘等稠环芳烃、芳香胺和亚硝胺等。
奶味。宝宝容易成为蚊子进攻的对象,原因有两个:一是宝宝没有挡驾的能力,对于蚊子来说,危险性不大。第二:宝宝身上有又香又浓的奶味,蚊子是闻香而来。喘气粗。肺活量大的人呼吸自然深长,呼出的二氧化碳较多,蚊子嗅到后群集而来。穿黑衣。衣着颜色深,对蚊子无反光作用,易受蚊子叮咬。常化妆。
气温宜人,而给蚊子大肆繁殖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因此,秋蚊叮人更狠,吸血更多,蚊子携带的病菌也就更多,因此有了秋蚊比夏蚊更毒的说法。但蚊子的寿命一般为1到4星期,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一般在中秋以后的半个月里蚊子将渐渐消失。
例如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会对烟雾、对气味、甚至对有效成分本身有一些过敏,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另外对于老人、儿童、孕妇或者哮喘病人而言,由于他们都是易感人群,同样使用某种驱蚊用品别人也许相安无事,而他们却很可能会感到身体不舒服。
当3-甲基-1-丁醇发生泄漏时,首要应急处理措施是迅速将人员撤离污染区,确保安全隔离,并限制进出。务必切断火源,应急人员应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和消防防护服,尽量切断泄漏源,避免进入下水道或排水沟等受限空间。
就医。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砂土。
在火灾情况下,3-甲基-1-丁醇易燃,闪点43℃,需使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同时注意冷却容器并移至安全区域。对于意外吸入、误食或皮肤、眼睛接触,应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如脱离现场、提供氧气、清除污染物并寻求医疗援助。
在毒理学上,3-甲基-1-丁醇被归类为低毒类。急性毒性方面,其对大鼠的口服LD50为1300mg/kg,对兔的经皮LD50为3212mg/kg。人体吸入150ppm时可引起刺激反应,而经口摄入的最小致死剂量为50mg/kg。
-甲基-1-丁醇,也称为异戊醇,中文名异丁原醇,化学式为(C5H12O)。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不愉快的气味和辛辣味。
纯品特征显著,呈无色液体状态,但带有不愉快的气味。其物理性质方面,熔点为-112℃,沸点为135℃,相对密度在水中的值为0.81,折射率为406。在空气中,其饱和蒸气压在20℃时为0.27 kPa,临界温度高达307℃,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为3。
CAS No.: 123-51-3JECFA: 52分子式: C5H12O分子量: 815理化特性主要成分: 纯品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不愉快的气味。
-丁醇与氧气、铜加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2-丁酮和水。
铜催化,乙醇氧化成乙醛;2)乙醇氯代,氯代条件可选择二氯亚砜;3)氯乙烷与镁生成格氏试剂乙基氯化镁;4)乙基氯化镁与乙醛加成;5)加成产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目标结构—2-丁醇。
加入FeCl3,出现紫色反应的是对甲苯酚;将灼热的铜丝(CuO)插入剩余两者中,铜丝重新变红的是苯甲醇。
CH3CH2CH2CH2OH+O2 --- 2CH3CH2CH2CHO+2H2O,铜做催化剂,条件加热。
-丁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CH3CH2CH2CH2OH+O2 --- 2CH3CH2CH2CHO(1-丁醛)+2H2O,铜做催化剂,条件加热。其他位的就照着这样写,反正就是羟基上的H和连羟基的那个碳上的一个H脱掉,与剩下的O结合生成水。
1、-丁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CH3CH2CH2CH2OH+O2 --- 2CH3CH2CH2CHO(1-丁醛)+2H2O,铜做催化剂,条件加热。其他位的就照着这样写,反正就是羟基上的H和连羟基的那个碳上的一个H脱掉,与剩下的O结合生成水。
2、CH3CH(CH3)CH2OH+O2生成2CH3COCH3+2H2O。在这个反应中,异丁醇与氧气反应产生丙酮(CH3COCH3)和水(H2O),这是一种氧化反应,其中催化剂用于促进反应的进行。
3、氨化、脱氨、异构化等。生物转化反应与化学反应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如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小等。生物转化反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反应的特异性强,包括反应特异性(反应类型)、结构位置特异性(分子结构中的位置)和立体特异性(特殊的对映体),其中以反应的立体特异性显得尤为重要。
4、乙烯和水得到乙醇,乙醇氧化得乙醛俩分子乙醛缩合得丁-2-烯醛,催化加氢气得正丁醇。其中乙烯也可以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得到乙醛,俩分子乙醛缩合叫是典型的羟醛缩合反应,反应条件为强碱如氢氧化钠水溶液。
用烧红的铜丝和银氨溶液可以鉴别,原理:在铜的催化作用下,乙醇被氧气氧化为乙醛,而异丙醇被氧化为丙酮,之后用银氨溶液进行银镜反应,出现银镜的就是乙醇,1-丁炔产生白色沉淀。
①先氧化成乙醛,很多方法,比如灼热的氧化铜。或者氧气催化氧化。CH3CH2OH→CH3CHO ②两个乙醛自身加成 CH3CHO+CH3CHO=CH3CH(OH)-CH2CH2CHO 然后 ③羟基卤化反应生成 CH3CHClCH2CHO ④还原醛基,成醇羟基,比如硼氢化钠溶液 CH3CHClCH2CH2OH ⑤消去反应。得到CH3CHClCH=CH2 ⑥催化加氢,Ni催化。
乙醚是一种非极性分子,分子中只含有氧原子,没有极性基团,因此其水溶性较差。二氯丁烷是一种极性分子,但由于分子中含有氯原子,使得分子极性降低,因此其水溶性比丁醇还要差。而丁酸是一种极性分子,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因此其水溶性比丁醇还要强。
该反应中,首先发生乙醇脱氢得到相应的乙醛,然后,两分子乙醛反应生成巴豆醛(crotonaldehyde),后,巴豆醛发生氢化反应生成正丁醇。其中,催化剂的作用是在步接收氢,并在第三步将氢归还,即所谓的“借氢化学。正丁醇是一种丁醇其中的一种品种,还有其他异丁醇、混丁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