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有关甲基橙的问题

根据各元素的原子量和质量分数很容易看出,分子中Na元素的原子个数最少。

甲基橙的滴定终点变色:pH1以下,红色.1到4橙色.4以上,黄色 用酸滴碱,刚开始时溶液为碱性,甲基橙为黄色,当滴定变色时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如果变为红色,说明酸过量了。这个需要记住也需要理解,但首先需要记住才可以理解灵活运用。

甲基橙加入酸中,开始表现红色,随着碱的滴入,逐渐变为橙色,完全变为橙色时pH为1,应该继续滴定到变为黄色,此时pH为4,更接近中性,误差很小,可以忽略。所以此时的滴定终点是橙色变为黄色,并在半分钟内不变回橙色。

甲基橙是什么啊

1、它是一种指示剂,主要用于酸碱滴定时根据颜色判断反应是否完全。

2、甲基橙 :对二甲基氨基偶氮苯磺酸钠;4-{[4-(二甲氨基)苯]偶氮}苯磺酸钠盐。

3、甲基橙 别名: 金莲橙D;对二甲基氨基偶氮苯磺酸钠;4-{〔4-(二甲氨基)苯〕偶氮}苯磺酸钠盐 性状: 橙黄色粉末或鳞片状结晶。1份溶于500份水中。易溶于热水,溶液呈金黄色,几乎不溶于乙醇。最大吸收波长505nm。有毒。

为什么甲基橙可代替酚酞使用呢。?

1、而强酸和强碱反应后生成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用甲基橙和酚酞就都可以了。

2、比方说,甲基橙,他的变色范围是酸性的液体pH大约在1~4 而酚酞的变色范围则是2~10。所以,滴定时,选择什么指示剂时需要考虑滴定终点的理论pH,理论pH与变色范围越一致,滴定结果越准确。所以,强酸滴定弱碱,完全中和后,得到的是强酸弱碱盐,成酸性,所以,必须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碳酸钠是碱,甲基橙在碱性条件下 是黄色,用盐酸滴定时,溶液逐渐由碱性过度到酸性,颜色由黄色过度到红色,而人眼对红色比敏感,易于观察。

4、我认为原因是: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1(红、酸)-4(黄、碱),当碱滴酸的时候,颜色由红变黄,终点颜色判定非常不明显,不容易控制,所以不用它!反之酚酞是无色变红色,颜色非常好判定,就选择了酚酞。

甲基橙显红色时溶液呈什么性

酸性。根据百度题库相关资料显示: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1时变红,1~4时呈橙色,pH≧4时变黄。因此,甲基橙变红时,溶液呈酸性。甲基橙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是C14H14N3SO3Na,外观呈黄色至橙黄色粉末。

甲基橙变红显酸性。甲基橙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是C14H14N3SO3Na,常用作酸碱指示剂,甲基橙本身为弱碱性,变色范围介于pH值1~4,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1时呈红色,1~4时呈橙色,pH≧4时呈黄色。

甲基橙试液是一种指示剂。性状: 橙黄色粉末或鳞片状结晶。1份溶于500份水中。易溶于热水,溶液呈金黄色,几乎不溶于乙醇。最大吸收波长463nm。有毒。甲基橙属于弱酸。用途: 酸碱指示剂,pH值变色范围1(红)-4(黄),测定多数矿酸、强碱和水的碱度。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