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苯甲酰氯的生产方法

1、方法一:其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1)光气法将苯甲酸加热熔融,于140~150℃通入光气,通入一定量后达终点,用氮气赶光气,尾气吸收破坏,最后产品经减压蒸馏而得。(2)三氯化磷法将苯甲酸溶于甲苯等溶剂中,滴加三氯化磷,滴完后反应数小时,蒸馏脱去甲苯,再蒸出成品。

2、光光气稳定法即在苯甲酸中通入光气制备苯甲酰氯。反应式如下:C6H5COOH+COCl2→C6H5COCl+HCl↑+CO2↑。该方法工艺较为简单,为目前国内多数苯甲酰氯生产厂家所采用。但由于其采用了剧毒的光气为生产原料,给环境污染和操作安全方面带来许多问题故不宜在环保控制较严地区采用。

3、苯甲酰氯的生产主要有两种方法:首先,采用甲苯法。在此过程中,甲苯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α-三氯甲苯。随后,这种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中水解,转化成苯甲酰氯,同时释放出氯化氢气体。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的氯化氢通常用水来吸收。其次,苯甲酸与光气的反应也能得到苯甲酰氯。

4、苯甲酰氯为制备染料、香料、有机过氧化物、药品和树脂的重要中间体,也被用于摄影和人工鞣酸的生产之中。

5、使双氧水与30%液碱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溶液,再与苯甲酰氯反应而得。反应在0℃左右进行,温度过高则引起双氧水分解,苯甲酰氯也易水解生成苯甲酸而影响收率。将生成物析出的过氧化苯甲酰过滤、洗涤、干燥即得成品。

熔融法制备高岭土-有机插层复合物

1、在两步插层法制备高岭土-有机插层复合物中,熔融法尽管插层不很均匀,对控温设备要求较高,但插层速度快,环境污染小,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本节主要介绍了熔融法制备高岭土-苯甲酰胺插层复合物和高岭土-1,4-丁二醇插层复合物,并对其插层复合物进行了表征。

2、高岭土-二甲基亚砜插层复合物(Kao-DMSO)的热稳定性好常用来作为制备其他材料的前驱体[4~11],而且还用于高岭土的改性[12]、剥片[13]及制备纳米金属/高岭土复合物[14]等。因此,有关Kao-DMSO的制备及反应机理得到了较多的研究[15~17]。

3、不同时间熔融法制备高岭土-聚乙二醇(Kao-PEG)的XRD图谱及插层率见图4-28。可见熔融法的插层速率较快,反应12h插层率即趋向一稳定值80%左右;反应24h插层率达最大值;继续延长插层时间,插层率不是增高,反而有微弱程度的降低。

4、高岭石聚合物插层有机复合物的制备有2种方法:单体插层原位聚合和聚合物插层。无论是单体插层或是聚合物插层,目前都不能直接与高岭石作用插入其层间域,均需要以小分子的预插层体为前驱物。

5、在两步插层法制备高岭土-插层复合物中,常用的方法有溶液法和熔融法,两种方法各具特色。溶液法的特点是插层均匀,质量较高,但插层速度慢,常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本节主要介绍了采用溶液法制备了高岭土-乙腈插层复合物和高岭土-酒石酸插层复合物,并对其插层复合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相关的插层机理。

6、高岭土-聚合物插层复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常用的有插层原位聚合和聚合物熔融插层2种方法。层间原位聚合形成的有机物插层比较均匀,但形成的聚合物聚合程度差别较大,种类有限,反应速率也较慢,而且需要大量溶剂。

均苯三甲基酰氯易溶于什么溶剂

邻苯二胺(OPD):这种无色单斜晶体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OPD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在使用OPD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1 间苯二胺:这种白色针状结晶溶于乙醇、水、氯仿、丙酮、二甲基酰胺,微溶于醚、四氯化碳,难溶于苯、甲苯、丁醇。

℃。易溶于盐酸,不溶于甲苯。有毒,对动物怀疑有致癌性。能损害神经系统,使血形成变性血红蛋白,并有溶血作用。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白色或乳白色粉末或颗粒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和氯仿,不溶于乙醚,PVP按其平均分子量大小分为四级,习惯上常以K值表示,不同的K值分别代表相应的PVP平均分子量范围。

均苯三甲酰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的化学结构中含有三个苯环和一个甲酰氯基,化学式为C27H19ClO。而过硫酸钾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K2S2O8。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结构差异较大,因此不会直接发生反应。

氮气保护下,以THF为溶剂,三光气:均苯三甲酸(3:1)为反应物,5℃下滴加催化剂咪唑/三乙胺,室温下反应至均相,蒸去溶剂后减压蒸馏得产品。

会产生苯甲酸。均苯三甲酰氯和水反应会产生苯甲酸,苯甲酰氯和氢氧化钠反应则会产生苯甲酸钠,在医药、化妆品、染料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均苯三甲酰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均三甲基苯甲酰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