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对甲苯亚磺酸钠的计算化学数据

1、溶于。根据查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官网得知,对甲苯亚磺酸钠为白色粉末,溶于乙醇、水及乙醚,常温常压下稳定,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原料,可用以合成杂环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对甲苯磺酰甲基异睛及其他许多对甲苯磺酸和对甲苯亚磺酸的衍生物,也用作灌浆材料固化剂。

2、白色粉末,溶于乙醇、水及乙醚,熔点:300℃。

3、作为还原剂:甲苯亚磺酸钠可以在镀液中还原镍离子,使其还原成金属镍,从而实现镀镍的目的。调节镀液pH值:甲苯亚磺酸钠可以调节镀液的pH值,使其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从而保证镀液的稳定性和镀层的质量。

4、简介:山东国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300亩,注册资金7800万元,总投资5亿元,主营世界级特种化学品,是国邦医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鲁投资的全资子公司。

5、还含有少量的引发剂BPO和着色剂(如镉红、钛白粉)。液剂又称自凝牙托水,主要是MMA,还含有少量的促进剂、阻聚剂及紫外线吸收剂。自凝树脂所用的引发剂一般为过氧化苯甲酰(BPO),其含量一般为聚合粉重量的1%左右。促进剂的种类较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机叔胺,另一类为对甲亚磺酸盐。

6、对甲苯亚磺酸钠为白色粉末,溶于乙醇、水及乙醚,常温常压下稳定,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原料,可用以合成杂环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对甲苯磺酰甲基异睛及其他许多对甲苯磺酸和对甲苯亚磺酸的衍生物,也用作灌浆材料固化剂。

拔染印花究竟是什么

拔染印花是在染色织物上印以消去染色染料的物质,在染色织物上获得花纹的印花工艺。印花所用的染料基本上与染色相同,有些面积较小的花纹可用涂料(颜料)。

拔染印花也称雕印。指在已染色的织物上印上可消去“地色”的色浆而产生白色或彩色花纹的印花工艺。印花时,先在地色织物上印上含有可破坏地色的色浆,烘干后用含有拔染剂或同时含有耐拔染剂的花色染料印花。

拔染印花(discharge prints)织物上先进行染色或染料中间体处理后进行印花的加工方法。印花色浆中含有能破坏地色或染料中间体的化学药剂(称拔染剂),该药剂在印花后处理过程中,会破坏地色或阻止染料中间体进一步变成染料,最后从织物上洗去。印花处成为白色花纹的拔染工艺称为拔白印花。

拔染印花在已染色的织物上用印花方法局部消去原有获得产生白色或彩色花纹的工艺过程。染在织物上的色泽称为地色。消去地色(底色)的化学品称为拔染剂。拔染印花时,先在地色上印以含有拔染剂的印花浆,烘干后经过汽蒸,地色染料即被分解,可洗涤除去。

印花工艺中,拔印是指拔染印花。拔染印花是印花方式之一,在已经经过染色的织物上,印上含有还原剂或氧化剂的浆料将其地色破坏而局部露出白地或有色花纹。拔染印花工艺繁复,容易产生病疵,成本较高。但拔染比防染印制的花纹精致,轮廓清晰且边缘不露白,效果较佳。

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分子量

1、CMC通常是由天然纤维素与苛性碱及一氯醋酸反应后制得的一种阴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6400(±1 000)。主要副产物是氯化钠及乙醇酸钠。CMC属于天然纤维素改性。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 已正式称它为“改性纤维素”。

2、名称:羧甲基纤维素钠。一般得称羧甲纤维素(CMC)。 分子式: (代替度为1时以下同n系CMC的聚合度)。 结构式: 分子量:242n 性质 CMC是一种纤维素醚。

3、羧甲基纤维素钠,(又称: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羧甲基纤维素,CMC,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Sodium salt of Caboxy Methyl Cellulose)是当今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用量最大的纤维素种类。简称CMC-Na,是葡萄糖聚合度为100~2000的纤维素衍生物,相对分子质量2416。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

对甲基苯磺酸钠物性,融沸点、密度、s(水中溶解度)、折光率

对甲基苯磺酸钠:分 子 式: C7H7SO3Na 结 构 式:分 子 量:1914(按1957年国际原子量单位标准)产品标准: 符合Q/320586MTB05-2000标准。外 观: 白色结晶状.溶于水,一般产品为二水结晶物。

C7H8O3S 白色叶状或柱状结晶。熔点106-107℃,沸点140℃(67kPa)。易溶于水,溶于醇和醚,难溶于苯和甲苯。有时以含1分子或4分子结晶水的形态存在。

先加浓硫酸生成对甲基苯磺酸,再用溴取代,之后脱去磺酸基。甲苯是无色澄清液体。有苯样气味。有强折光性。能与乙醇、 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极微溶于水。相对密度 0.866。凝固点-95℃。沸点16℃。折光率 4967。闪点(闭杯) 4℃。易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