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体,又称有机中间体,是指在生产染料、农药、医药、树脂、助剂、增塑剂等产品过程中,以煤焦油或石油产品为原料制得的中间产物。最初主要用于制造染料,因此也被称为染料中间体。中间体是指半成品,是生产某些产品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染料中间体 外文名 :dye intermediate 别名 :中间体 领域 :工程技术 简介,中间体介绍,化学物质,套用, 简介 染料中间体,又称中间体,泛指用于生产染料和有机颜料的各种芳烃衍生物。
环己烯酮 ( Cyclohexenone )依其命名应有两种异构体,即 2-环己烯-1-酮 与 3-环己烯-1-酮 。通常指2-环己烯-1-酮,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重要的中间体,为多种药品和香水的原料。纯的环己烯酮为无色透明液体,但商业产品通常带黄色。环己烯酮的工业制法为苯酚的Birch还原。
密度:3g/cm3 熔点:- 沸点:188°C at 760 mmHg 闪点:70°C 蒸汽压:0.839mmHg at 25°C 物化性质:- 产品用途:是生产农药克百威的主要中间体 危险品标志:- 风险术语: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 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氯噻吩,分子式C4H3ClS,是一种有毒、易燃的无色液体,常用作药物中间体。
不溶于水,溶於乙醇、乙醚和苯。是农药、染料、医药的重要中间体,也可作橡胶促进剂M的原料。

多元醇,即分子中含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羟基的醇类。其通式为CnH2n+2-x(OH)x(x≥3)。多元醇一般溶于水,大多数多元醇都具有沸点高,对极性物质溶解能力强,毒性和挥发性小等特性的黏性液体或结晶状固体。其沸点、黏度、相对密度和熔点等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加。
多元醇酯是指由二元醇、多缩二元醇、三元醇、四元醇与饱合脂肪酸或苯甲酸生成的酯类。
聚氨酯原料详细资料大全 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PU)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汽车、鞋材、涂料、胶粘剂等多个领域。其原料主要包括多元醇、异氰酸酯和扩链剂等。多元醇是聚氨酯的主要原料之一,它们具有多个羟基官能团,能够与异氰酸酯发生反应。
活泼氢化合物主要是各类多元醇,如聚酯、聚醚、蓖麻油、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等,还有潮气固化型聚氨酯涂料中的水,封闭型聚氨酯涂料用封闭剂如苯酚等。活泼氢化合物亲核性越大,与NCO反应活性越大。因此斥电子基提高活性氢组分的反应性,吸电子基降低反应性。
糖醇,中文名称为糖醇,其羟基含量丰富,浓度可高达100~300g/L,属于安全性食品之一。糖醇是通过单糖的催化氢化及硼氢化钠还原反应获得相应的多元醇。尽管糖醇并非糖类,但它具备某些糖类的特性。
聚氨酯原料的主要成分:异氰酸酯、多元醇、填料、助剂等。 聚氨酯原料的分类:根据多元醇的种类分为聚酯型聚氨酯和聚醚型聚氨酯。 聚氨酯原料的特性:聚氨酯原料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弯曲和弹性,高强度、优异的耐磨性、优异的耐热性、优越的柔韧性和密封性能。
1、薇诺娜净痘清颜爽肤水 主要成分:包含烟酰胺、榆绣线菊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β-葡聚糖和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这些成分不仅有助于控油和保湿,还能舒缓皮肤,减少痘痘的生成。特点:净痘清颜爽肤水设计用于祛痘和控油,能够帮助平衡肌肤的水油平衡,预防痘痘的生成。使用后,皮肤会感到清爽且不油腻。
2、水,1,2戊二醇,甘油等。根据查询薇诺娜官网信息显示,薇诺娜爽肤水的成分有水、1,2戊二醇、甘油、甘油聚醚2马齿苋提取物、榆绣线菊提取物、透明质酸钠、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甘油交联聚合物、丁二醇等。
3、产品特性与滋润成分:薇诺娜净痘清颜爽肤水含有多种植物提取物和活性成分,如马齿苋、北美金缕梅等,这些成分有助于调节皮脂分泌,减少痘痘的形成。同时,它还含有保湿因子,如透明质酸等,能够为肌肤提供一定程度的滋润。
4、它含有榆绣线菊提取物和马齿苋等成分,能够有效改善出油和毛孔粗大的问题。这款爽肤水的一大特色在于,它不仅能为肌肤提供充足的补水保湿,还能调节水油平衡,确保肌肤既保持湿润又不会显得过于油腻。这背后是薇诺娜长期专注于敏感肌肤产品的研发,以及运用高科技生物技术的结果。
具有α-H的醛,在稀碱催化下生成碳负离子,然后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对醛酮进行亲核加成,生成β-羟基醛,β-羟基醛受热脱水成不饱和醛。
缩醛反应是指羰基是个强极性基团,碳显较强的正电性,因而易与亲核试剂反应。而醇中羟基上的氧具孤对电子,有较强的亲核性,氧以其孤对电子进攻羰基碳形成半缩醛。要酸催化,且反应可逆。半缩醛的-OH不稳定,极易与另一分子醇脱水缩合形成缩醛。
基本介绍 中文名 :罗宾逊成环反应 外文名 :Robinson annulation 简介 :一种重要的构筑六元环的反应 反应机理 :串联反应 反应机理,合成中的价值, 反应机理 从现代有机合成的观点看,罗宾逊成环反应实际上属于一种串联反应。是由一个麦可加成与羟醛缩合相串联而成的反应。
反应机理 Knoevenagel 是由碱催化的缩合反应,类似于羟醛反应。根据所用碱种类的不同,可以有两种可行的机理。一种是认为醛或酮先与胺缩合为亚胺,然后再与碳负离子加成。 这个机理与Knoevenagel 最初提出的机理(下图)有些类似。
罗宾逊成环反应,又称Robinson annulation,是一种关键的六元环构建方法。 该反应由英国化学家罗伯特·罗宾逊爵士于1902年发明,对萜类化合物的人工合成贡献巨大。 罗宾逊成环反应本质上是串联反应,包括麦可加成和羟醛缩合两个步骤。
用Evans手性辅助剂,即酰基恶唑啉酮进行不对称烃基化反应。恶唑烷酮(英语:2-Oxazolidone)辅助剂,由大卫·A·伊凡斯(英语:David A.Evans) 普及于世,已经被套用到许多立体选择性转换上,包括羟醛缩合反应、烷基化反应和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又称双烯加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