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硫菌灵和乙蒜素在小麦上的区别在于针对对象和作用机制不同。针对对象不同:甲基硫菌灵主要用于治疗小麦上的白粉病,乙蒜素则主要用于治疗小麦上的赤霉病和叶锈病。作用机制不同:甲基硫菌灵是一种杀菌剂,主要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细胞壁合成和代谢来达到杀菌的效果。
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时,关键是要在小麦开花初期及时施药,这一原则被称为“见花就打”。这样确定的用药时间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小麦赤霉病可选用多种农药,包括氰烯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戊唑醇、烯肟菌酯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喷雾的方式进行防治,并在齐穗期再施用一次。
防治小麦赤霉病,掌握见花就打的原则,田间有小麦开始开花了就可以用药防治,用药时间便于掌握,而且防治效果好。 适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有氰烯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戊唑醇、烯肟菌酯等喷雾,齐穗在防治一次。小麦赤霉病防治牢记三句话:晴天见花打;阴天见穗打;雨天抢前打。
可以,青苔用50%氯溴异氰尿酸(500倍) ,由于在作物表面缓慢释放次溴酸和次氯酸,由于酸化作用可以让青苔变白,随雨水冲刷后会自动脱落。也可以用80%乙蒜素1000倍加甲基硫菌灵1000倍。注意 乙蒜素600倍有药害。
- 灰霉病:乙蒜素+啶酰菌胺(乙蒜素占60%,啶酰菌胺占15%)- 霜霉病:乙蒜素+吡唑醚菌酯(乙蒜素占60%,吡唑醚菌酯占10%)- 炭疽病:乙蒜素+甲基硫菌灵(乙蒜素占60%,甲基硫菌灵占10%)农户在防治西甜瓜病虫害时,应结合科学管理,并掌握正确的药剂配方。
不能。防治西红柿枯萎病是加强田间管理。先摘除病叶、离园处理2用青枯立克、沃丰素、乙蒜素制剂喷雾灌根3特别严重的用甲基硫菌灵治疗。
可以的。大葱的管理要点:夏季幼苗处于高温和雨季,管理的关键是做三防、一病和害虫、两种防治草,防止草吃苗。播种和播种后,每667平方米使用33%的除草和100ml的喷剂封住土壤,再加上人工杂草2 ~ 3次彻底清除杂草。三防水,而不是苗缺水。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选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及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溶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效果好。大葱锈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花梗及绿色茎部。
洋葱常见病害有锈病、霜霉病、白腐病、疫病、灰霉病、黑斑病等。锈病:病发前,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预防,病发时,用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进行治疗。霜霉病:病发时,使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普力克水剂500-800倍液进行防治。
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选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及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溶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效果好。
不是。甲基硫菌灵商品名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它最初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出来的。能够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
甲基硫菌灵就是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主要用来防治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2)苹果树上使用时要与甲基托布津、代森锌、大生M-4波尔多液等杀菌剂交替使用,避免连续使用,使用浓度为:40%多菌灵,兑水600-800倍喷雾。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但对毛霉、根霉的防治效果较差。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能够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
1、也不错。治疗疫病还有更多选择,可根据当地农资店农药的存货情况选择。:预防药剂可选用80%必得利600~800倍液或72%霜疫力克800倍液或78%科博(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预防。
2、对于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有多种有效的药剂可供选择。
3、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喜湿,主要危害茎部、果实和叶片。防治疫病可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 辣椒炭疽病 炭疽病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高温潮湿条件下易发生,主要危害果实。防治炭疽病可用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喷雾。
防治方法:保护地可施用10%速克灵烟剂,每公顷每次3750克,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公顷每次15千克;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1500~2000倍液,50%农利灵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
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多种病菌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其有效成分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直接杀死病菌孢子,阻止病菌侵入,对作物安全。应掌握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蔓枯病是西瓜上的重要病害,目前主要依靠化学防治。但长期大量使用杀菌剂,特别是作用位点单一的内吸性药,很容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国外现已报道西瓜蔓枯病病菌对嘧菌酯、甲基硫菌灵和苯菌灵产生抗药性,国内报道已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
药品防冶:在幼苗期、茎蔓伸长期性,各喷撒1次2000倍2%甲维盐、800倍敌百虫、800倍代森锰锌溶液。在坐瓜后半期,持续喷撒2-3次,1500倍农村土地乐、800倍好润或甲基硫菌灵溶液,可预防各种各样病虫。预防时混合800倍碳水化合物钙同喷,实际效果更好。
土壤消毒。播种或栽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份加细干土100份配成药土,等床苗底水渗完后,取1/3 撒于畦面,2/3撒在种子上。种子消毒。播种前,用种子量0.3%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化学防治 (1)立枯病。
1、唑醚甲硫灵,不可与其它杀菌剂复配。唑醚甲硫灵 唑醚·甲硫灵(且代且)唑醚甲硫灵,正式名称:唑醚·甲硫灵 唑醚甲硫灵也是一种复配杀菌剂,是由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复配而成。
2、唑醚甲硫灵和甲霜恶霉灵不能复配。甲霜恶霉灵与有机磷农药(如敌百虫、毒死蜱等)以及碱性农药混用时存在问题。与有机磷农药混用可能导致火灾,与碱性农药混用会降低其效果。唑醚甲硫灵是一种具有强碱性的复配农药,因此,这两种药剂不宜混合使用。
3、噻唑锌是一种绿色杀菌剂,唑醚甲硫灵也是一种复配杀菌剂。当作物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同时发生时,可以把唑醚-甲硫灵与噻唑锌复配在一起,既可保护作物不受病菌的侵染,也可消灭细菌和真菌的侵染和发作,同时又可以补充锌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