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酸败:乳剂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作用,使体系中油相或乳化剂发生变质的现象称为酸败。(不可逆)稳定措施:可以根据需要加适量抗氧剂、防腐剂。
2、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称为分层。乳剂是一种非均匀相分散体系,其中的分散相粒子会在重力作用下向底部沉降,而水相则会向分散相粒子的表面扩散。当乳剂放置一段时间后,分散相粒子可能会出现上浮或下沉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乳剂分层。
3、乳剂分层系指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又称乳析。分层的主要原因是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乳滴上浮或下沉的速度符合 Stokes公式。絮凝 :乳剂中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称为絮凝。

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萃取(以区别于固液萃取,即浸取),亦称抽提(通用于石油炼制工业),是一种用液态的萃取剂处理与之不互溶的双组分或多组分溶液,实现组分分离的传质分离过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单元操作。
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萃取,亦称抽提,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萃取实验原理: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萃取概念 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萃取,亦称抽提,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萃取原理基于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或分配系数差异,实现物质从一个溶剂向另一个溶剂的转移。 萃取过程通常包括萃取、洗涤和反萃取三个基本步骤,通过这些步骤,目标化合物被反复提取,从而达到纯化的目的。 萃取设备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两种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之间的质量传递。
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萃取有两种方式: 液-液萃取,用选定的溶剂分离液体混合物中某种组分,溶剂必须与被萃取的混合物液体不相溶,具有选择性的溶解能力,而且必须有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有小的毒性和腐蚀性。
1、土壤胶体是指直径在1~100m的物质颗粒。胶体是指直径在1—100nm之间的颗粒,但是实际上土壤中直径1000nm的粘性颗粒都具有胶体的性质,所以通常所说的土壤胶体实际上是指直径在1—1000nm之间的土壤颗粒,它是土壤中最细微的部分,表现出强烈的胶体的特征。
2、胶体的直径范围是1~100nm(纳米)。胶体(Colloid)又称胶状分散体(colloidal dispersion)是一种较均匀混合物,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一种分散相,另一种连续相。
3、胶体的直径范围一般在1纳米到100微米之间。胶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一定条件下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胶体中的分散相受到周围介质的吸附和润湿作用,使其难以聚集成大颗粒。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其中分散相的直径大小在1纳米到100微米之间。
4、胶体直径大小范围:1nm到100μm之间。胶体 胶体(Colloid)又称胶状分散体(colloidal dispersion)是一种较均匀混合物,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一种分散相,另一种连续相。
5、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m~10-7m之间。浊液:分散质的粒度100nm(10^-7m)之间。胶体可分为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①常见的液溶胶:Fe(OH)AgI、牛奶、豆浆、粥等 ;②常见的气溶胶:雾、云、烟等;③常见的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胶体的性质。浊液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