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二甲苯。释义: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比重0.861,熔点12℃,沸点135℃,闪点25℃,能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混溶。可燃,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0%(体积分数)。
2、-二甲苯为二甲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俗称间二甲苯,有邻、间、对三种苯环构型。
3、首先乙苯和二甲苯是同分异构体,乙苯是苯环上连接 “一个乙基”,而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邻间对,就是说 “两个甲基” 在苯环上的位置有相邻,相间(就是中间隔一个角),相对(苯环是六个角,两个甲基就在相对的那两个角上)这三种情况。
铁、钴、锰类有机过氧化物和氧化还原系统化合物显著地促进分解。强还原性的胺类化合物和其他还原剂显著地促进分解。铁、铅及铜合金等可促进其分解。橡胶可促进其分解。摩擦、震动或冲击储存容器造成局部温度升高,可促进分解。
有机过氧化物的主要品种有氢过氧化物(ROOH)、二烷基过氧化物(ROOR‘)、二酰基过氧化物(RCOOOOCR’)、过氧酯(RCOOOR’)、过氧化碳酸酯(ROCOOOOCOR’)及酮过氧化物[R2C(OOH)2]等,它们各有不同的应用特点。
有机过氧化物有:过氧化二氢丙烷、过氧化二氢丙烷、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甲乙酮、过氧酸和酯。
属于热不稳定的物质,通常具有易爆炸分解、迅速燃耗、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等性质。有机过氧化物按其危险性大小划分为7种类型。
1、-(羧基甲氧基)苯甲酸是一种化学物质,化学式为C9H8O5。
2、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分子式为C6H5COOH,是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羧基(-COOH)取代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为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苯甲酸是弱酸,比脂肪酸强。
3、苯用硝硫混酸硝化,得到硝基苯。(2)硝基苯用Fe/HCl还原,得到苯胺。(3)苯胺与溴水反应,生成2,4,6-三溴苯胺。
4、对羟基苯甲酸的结构式苯环,一羟基,羟基-OH所连C的对位连一羧基 -COOH 苯甲酸及其钠盐可用作乳胶、牙膏、果酱或其他食品的抑菌剂,也可作染色和印色的媒染剂。 也可以用作制药和染料的中间体, 用于制取增塑剂和香料等, 也作为钢铁设备的防锈剂。
5、【相互作用】本品与铁盐和重金 苯甲酸的害处 健康危害: 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蒸气对上呼吸道、眼和皮肤产生刺激。本品在一般情况下接触无明显的危害性。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苯列为高毒致癌物质,其潜在的危害不容小觑。首先,长期接触苯会引发皮肤干燥、过敏性皮炎,甚至导致呼吸道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它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初期表现为牙龈出血和神经衰弱症状,进而威胁骨髓造血功能,甚至诱发白血病。对女性来说,苯系物的危害更甚。
苯、甲苯、二甲苯 三者苯的毒性是最大的。原因 苯具有易挥发、易燃、蒸气有爆炸的特点,沸点为80℃,常温下是液态。甲苯、二甲苯属于苯的同系物,工业上常把苯、甲苯、二甲苯统称为“三苯”,在这三种物质当中以苯的毒性最大。苯属于一类致癌物清单,甲苯和二甲苯属于3类致癌物清单。
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性有可能导致月经异常。皮肤接触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物理性质 苯甲酸是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固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它的熔点约为122-123℃,沸点约为249℃。苯甲酸在室温下几乎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醇、醚和酯。合成方法 苯甲酸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苯和二氧化碳反应得到苯甲酸。
对二甲苯。释义: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比重0.861,熔点12℃,沸点135℃,闪点25℃,能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混溶。可燃,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0%(体积分数)。
二甲苯具有强烈芳香味,易燃,有毒,是高度致癌物质。二甲苯为无色透明液体;是苯环上两个氢被甲基取代的产物,存在邻、间、对三种异构体,在工业上,二甲苯即指上述异构体的混合物。二甲苯具有中等毒性。经皮肤吸收后,对健康的影响远比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