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2-甲基丁烯二酸酐与乙醇反应

C2H5OOCC(CH3)=CHCOOC2H5或C2H5OOCC(CH3)=CHCOOH或HOOCC(CH3)=CHCOOC2H5。

s/100mL。马来酸酐溶于乙醇,进行共聚反应,也可进行均聚,乙醇活性不好使的马来酸酐的溶解度是79s/100mL。马来酸酐又称顺丁烯二酸酐(MAH),简称顺酐,是顺丁烯二酸的酸酐,室温下为有酸味的无色或白色固体,分子式为C4H2O3。

反应方程式:5C6H5CH3(甲苯)+6KMnO4+9H2SO4→ 5C6H5COOH(苯甲酸)+3K2SO4+6MnSO4+14H2O 高锰酸钾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作为氧化剂受pH影响很大,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最强。酸高锰酸HMnO4和酸酐Mn2O7,都是强氧化剂,能自动分解发热,和有机物接触会引起燃烧。

发生D-A反应(DIELS-ALDER反应),即共轭双烯与双键成环的反应 产物命名为:4-环己烯-1,2-二甲酸酐 用银氨溶液,有白色沉淀的是1-乙炔,用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的是苯,用顺丁烯二酸酐加热,有白色固体的是3-环己二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萃取分层的是甲苯,褪色的是环己烯。

某乙醇储罐,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进行防护冷却保护,水喷雾喷头的工作压力...

1、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当用于灭火时不应小于0.35MPa;当用于防护冷却时不应小于0.2MPa,但对于甲B、乙、丙类液体储罐不应小于0.15MPa。乙醇火灾危险性为甲B 类,A 正确。

2、根据《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3条规定,水雾喷头工作压力,当用于灭火时不应小于0.35MPa;当用于防护冷却时不应小于0.2MPa,但对于甲B、乙、丙类液体储罐不应小于0.15MPa。

3、灭火、控火不应小于0.35MPa;防护冷却不应小于0.2MPa。水喷雾灭火系统的响应时间 由火灾报警设备发出信号至系统中最不利点水雾喷头喷出水雾的时间。灭火控火不应大于60s;液化气生产、储存装置或装卸设施防护冷却不应大于60s,其他设施的防护冷却目的不应大于300s。

4、某储存丙类液体的储罐区共有6座单座容积为1000m的地上固定顶罐,分二排布置。每排三座,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进行防护冷却。在计算该储罐区的消防冷却用水量时,最终考虑同时冷却( )座储罐。 A.2 B.4 C.3 D.5 答案:C 5下列建筑中,允许不设置消防电梯的是( )。

石油裂化可得到有机物(CH3)2C═C(CH3)2(以下用A表示).(1)A的系统命名...

1、石油裂化可得到有机物(CH3)2C==C(CH3)2(以下用a表示)。a的系统命名为2,3-二甲基-2-丁烯;a在通常状况下呈液态。满意请采纳。

2、加成反应; (2)醛基、碳碳双键; (3)CH 2 ═CH COOH+CH 3 CH 2 OH CH 2 =CHCOOCH 2 CH 3 +H 2 O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A和C发生酯化反应的生成物是丙烯酸乙酯,说明A是乙醇,C是丙烯酸。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A。

3、如十六烷(C16H34)经裂化可得到辛烷(C8H18)和辛烯(C8H16)。

丁醇的异构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

然后乙醛进行羟醛缩合得到2-丁烯醛,然后加氢还原得到产物 2CH3CHO→CH3CH=CH-CHO→CH3CH2CH2CH2OH(氢气还原,Ni催化)正丁醇是一种丁醇其中的一种品种,还有其他异丁醇、混丁醇等。正丁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有酒气味的液体,是可燃溶剂,具有急性毒性。沸点是117℃,能稍溶于水和多数溶剂。

④所以只有2-丁醇可以,消去为2-丁烯,再加成仍为2-丁醇,催化氧化得2-丁酮。

晚上好,乙酸丁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都可以在适当的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重新生成乙酸和丁醇,效率最高是乙酸正丁酯。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对于乙酸丁酯水解获得丁醇目前常用。

2-甲基3-溴丁烷与naoh反应在乙醇条件下生成什么?

1、生成2-甲基-2-丁烯。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消去时,当相邻的碳不同时,卤原子与含氢较少的碳上的氢结合成卤化氢而发生消去,生成碳碳双键。

2、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消去反应得到2-丁烯,再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氧化得到乙酸。

3、一溴丁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4H9Br + NaOH → C4H9OH + NaBr 在这个反应中,一溴丁烷和氢氧化钠最终生成了乙醇和溴化钠。乙醇在这个反应中的作用是作为溶剂和催化剂参与反应。由于一溴丁烷是脂溶性物质,而氢氧化钠醇溶液是水溶性物质,因此在反应中需要一个极性介质来促进反应。

4、-溴丁烷发生消去反应时,溴可以往右边消,生成2-丁烯;也可以往左边消,生成1-丁烯。生成的有机物是同分异构体,所以2-溴丁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消去存在同分异构体。

5、首先2-溴丁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丁烯,其次2-丁烯与溴加成生成2,3-二溴丁烷,最后2,3-二溴丁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3-丁二烯。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