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石头密度的三种方法~~急~~~

1、测石头密度的三种方法如下:方法一:天平和刻度尺法 步骤:首先使用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m;然后使用刻度尺测量石头的长a、宽b、高c,从而计算出体积V=abc;最后利用密度公式ρ=m/V计算出石头的密度。

2、方法1:使用天平、量筒、水和细针。适用于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固体。先用天平测量质量m,再用压入法测量体积:将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V,放入物体块并用细针把物块压入浸没水中记下V,得V=V-V,则密度ρ=m/V-V。方法2:使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金属块。适用于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固体。

3、在测量一块石头的密度时,首先需要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接着,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此时水的体积V1。然后,用一根细线将石块轻轻吊起,使其完全浸没于量筒内的水中,并再次记录下水的总体积V2。通过计算石块的体积V,即V2-V1,我们能够得到准确的体积数据。

...进行研究.在一个烧杯的底部,放置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

1、他将一个边长为10cm、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槽中,然后加入5cm深的水。请你通过计算,判断木块是否能浮起来。(2) 继续向水槽内加水,直至水深为10cm。

2、【分析】 (1)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继续往容器中倒水,随着水的深度增加,由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逐渐增大。

3、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为:ρgh2-ρgh1 增加的压力就是物块的重量。

4、最简单的公式就是 F浮=G液排=ρ液gV排,即0.6*10=6N,浮力为6N;2),排出的体积V=m/ρ,即0.6/(1*10)=6*10负4次方m;3),比较正方体和排出水的体积就知道,如果V排=V正,为悬浮,且F浮=G正为悬浮,F浮G正为沉底,V排V正,为漂浮。

质量为400克的物块,体积为1立方分米,将它放入水中静止时,物体所受浮...

物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4N。以下是详细分析:确定物块的密度:物块的质量为400克,体积为1立方分米。根据密度公式 $rho = frac{m}{V}$,计算得物块的密度为 $rho = frac{400text{g}}{1text{dm}^3} = 0.4text{kg/dm}^3$。

当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它会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在这个例子中,物体的体积为1立方分米(0.001立方米),而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立方米,重力加速度为10牛顿/千克。

所受浮力 =Vρg =0.5dm ×1kg/dm ×10= 5N 而重力= mg=0.4×10=4N 该物体上浮,静止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 4N 2)浸入密度更大的盐水,该物体上浮。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入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方向垂直向上并通过所排开流体的形心。1立方分米的水的重量等于1千克,故全部浸入水中时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也为1千克。

∵ρ物=m/v=1kg/1dm=1*10kg/mρ水 ∴物体在水中沉底。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