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苄基,也被称为苯亚甲基,其英文名是Benzal。这个化学基团的结构是由甲苯分子中的甲基去掉两个氢原子形成。它的分子式为C6H5CH=,这个简单的结构使得它在许多化合物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化学世界中,亚苄基的衍生物种类丰富,比如亚苄基二氯(C6H5CH=Cl2)和亚苄基苯胺(C6H5CH=NC6H5)等。
2、在有机化学领域中,一类特殊的化合物以其苯环上带有甲基(C6H5-CH2-)的结构特征而知名,我们通常称之为苄基化合物。它们的命名方式多种多样,如苯基取代物可以表示为苄基XX或XX化苄,有时也会用甲苯XX或XX代甲苯的形式来表示,强调其苯环上甲基的存在。
3、名称:亚苄基;苯亚甲基 英文:Benzal分子式:C6H5CH=;C7H6相对分子质量:91简介:甲苯分子中的甲基上少掉两个氢原子而成的基团。亚苄基二氯C6H5CH=Cl亚苄基苯胺C6H5CH=NC6H5等分子中都含有亚苄基。
4、苄基,也称苯甲基,是一种化学物。分子式是C6H5CH2-,含有苄基的化合物苄乙腈、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苄基可以理解成甲苯分子中的甲基碳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或者苯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

1、亚苄基丙酮,又称为苯亚甲基丙酮,中文别名丰富多样,包括α-苯丁烯-γ-酮、苯丁烯-[1]-酮-[3]、苄亚丙酮、甲基苯乙烯基甲酮等。其英文名称为BENZALACETONE,还有多个别名,如1-PHENYL-1-BUTEN-3-ONE、4-PHENYL-3-BUTEN-2-ONE等。此化合物的国际编码EINECS为204-555-1,CAS号为122-57-6。
2、密度方面,亚苄基丙酮的密度为038克/立方厘米,这是一个相对较高的数值,对于许多有机化合物而言,这样的密度有助于其在储存和运输时的稳定性。蒸汽压方面,它的值为0.01毫米汞柱(在25°C条件下),这意味着在常温下,亚苄基丙酮的蒸汽压力极低,这对于防止其挥发和控制反应条件非常重要。
3、苄叉丙酮,别名亚苄基丙酮、亚苄基丙酮,化学品名:4-苯基-3-丁烯-2-酮。白色或浅黄色结晶,可燃,具有香豆素气味,易溶于硫酸、乙醇、乙醚、苯和氯仿,微溶于水和石油醚。用于有机合成中间体、染色媒染剂、固着剂,制取香料或增香剂、香料防挥发剂以及镀锌增光剂。
4、如同大多数的甲基酮化合物,亚苄基丙酮是一种alpha位具有温和酸性的化合物,非常容易通过去质子化得到相应的烯醇化合物。
5、α-苯丁烯-γ-酮是一种具有多种名称的化合物。在中文中,它被称作亚苄基丙酮,或是甲基苯乙烯基酮,还有苄叉丙酮和苯亚甲基丙酮。它的名称生动地描绘了其分子结构,其中包含一个苯环和一个丙酮基,连接在一个碳链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分子框架。
6、亚苄基丙酮用量是4-羟基香豆素的2倍是因为其反应能力较强。亚苄基丙酮的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苄基,这种结构可以与4-羟基香豆素的分子结构中的羟基发生缩合反应,从而得到类似于香豆素的化合物。由于亚苄基丙酮中含有两个苄基,因此其反应能力比4-羟基香豆素要强,需要用量更少才能得到相同数量的目标产物。
1、甲基乙苯。苯环连一个亚甲基读甲基乙苯。甲基只有一个碳,乙基有两个碳,而命名要以碳多的为主体,苯环和乙基构成的乙苯为主体。
2、-苯基乙酸,也被称为苯乙酸或-苯基乙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从它的名字可以看出,这种化合物包含苯基(C6H5-)和乙酸(-COOH)基团。在2-苯基乙酸的结构式中,苯环与一个亚甲基(-CH2-)相连,亚甲基再与羧基(-COOH)相连。
3、甲苯卤代得到的卞基氯就是一个苯环连接一个亚甲基再连一个氯原子,卞基就是苯环连接一个亚甲基的结构,属于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基团被试剂中同类型的其它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的反应。
4、①这是苯环上的傅克酰基化反应,右边的叫酰氯,脱去一个氯原子,羰基碳接在苯环上。②左边有两个苯环,其中左边苯环接的是不饱和极性双键C=O,C=O是吸电子基团,会分散苯环上的电子,从而钝化苯环。
5、先引入羟基:(1)苯发生硝化反应,得到硝基苯。(2)接着铁粉加盐酸做还原剂,得到苯胺。(3)苯胺与亚硝酸在低温下反应得到重氮盐。(4)重氮盐与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加热,得到氯代或溴代苯。(5)酸性条件下水解就在苯环上引入了羟基,即得到苯酚。
1、高致癌:孔雀石绿的化学官能团是三苯甲烷(triphenylmethane),其分子中与苯基相连的亚甲基和次甲基受苯环影响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生成自由基——三苯甲基,同时孔雀石绿也能抑制人类谷光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此两者均能造成人类器官组织氧压的改变,使细胞凋亡出现异常,诱发肿瘤和脂质过氧化。
2、近年来,发现孔雀石绿特别是其代谢产物在水产动物体内有明显的蓄积残留现象,在体内不容易降解,其化学官能团三苯甲烷是一类致癌物质。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通过鱼肉食物链传递给人类,会使人体在不知不觉中受害。此外,人食用经孔雀石绿治疗的水产品后,对免疫系统和繁殖系统有较大的影响。
3、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在人体残留时间长,对人体的危害是积蓄式的。有的人虽然摄入量不多,不会有明显的中毒症状,但当体内孔雀石绿积蓄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见光容易分解,易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4、不可以用过孔雀石绿的水浇菜。孔雀石绿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长期接触或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包括致癌、损害肝脏和肾脏等。使用孔雀石绿的水浇菜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会导致食品中毒和健康问题。因此不可以用过孔雀石绿的水浇菜。
高残留: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能迅速在组织中蓄积,并已在受精卵和鱼苗的血清、肝、肾、肌肉和其他组织中检测到。无色孔雀石绿由于其不溶于水,残留毒性比孔雀石绿更强。
致癌:孔雀石绿属于三苯甲烷类化学物的一种,具有一定毒性,长期超量使用会产生致癌作用,应避免长期大量接触。致畸:该物质在生活中可加入到染料当中,也可作为杀菌药物的添加剂。临床调查研究显示,妊娠后接触该物质的女性人群生下来的孩子畸形率相对较高。
有影响。孔雀石绿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常被用于染料、杀菌剂和防腐剂等领域。孔雀石绿过柱吹很干,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雀石绿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直接接触皮肤跟吸入其粉尘,会引起皮肤刺激、呼吸道刺激、眼部刺激等症状。此外,孔雀石绿还会对肝脏、肾脏和生殖系统等器官造成损害。
孔雀石对人的危害有致癌。自从上世纪3年代,孔雀石绿被发现能够杀死鱼体表面的真菌后,它就开始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在水产养殖领域。但是后来科学研究发现,孔雀石绿可诱发小鼠肝脏肿瘤。因此也从侧面认定孔雀石绿对人类也可能有潜在的致癌危害。因此,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提出禁用孔雀石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