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间硝基苯酚的酸性虽也比苯酚的强,但对酚的酸性影响远不如硝基在邻或对位的大。二硝基苯酚的酸性更强,显然是由于上述效应更强的缘故。
排序:对硝基苯酚 间硝基苯酚 苯酚 间甲基苯酚 对甲基苯酚 2 卢卡斯试剂与醇的反应可以理解为“亲核反应”。醇的电子云密度大的反应快,活性大。
对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苯甲酸苯酚环己醇 羧酸的酸性大于苯酚,大于醇,这个是一般规律。同样的羧酸,含有的吸电子基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羧酸根负离子的负电荷就能得到很好的分散,酸性越强,所以有上面的顺序。
我觉得应该将顺序调整为:对硝基苯酚对氯苯酚苯酚对甲基苯酚,因为-CH3是供电子基团。会削弱-OH的电离能力,这只是我的主观判断,也不是很确定是否正确。
在这4个化合物中,对硝基苯酚的酸性最强,因为硝基是强吸电子基,其吸电子效应通过苯环影响到酚羟基,使羟基的氧-氢键成键电子云密度降低,易断裂,放出质子,所以酸性强。
1、对硝基酚(英文名称p-nitrophenol)又名4-硝基苯酚(4-nitrophenol),硝基酚共有三个同分异构体,及邻-、间-、对-硝基酚。对硝基酚常温下为无色或淡黄色结晶,能溶于热水、乙醇、乙醚,易溶于苛性碱,在碱金属的碳酸盐溶液中呈黄色。
2、这个化学式可以看作苯酚上面的一个氢被甲基取代。所以苯酚是主体,甲基是取代基(不是官能团)。确定了苯酚是主体以后,命名就是什么什么苯酚。
3、分子式: C6H6N2O3 分子量: 1512 中文名称: 3-硝基-4-氨基苯酚 4-氨基-3-硝基苯酚 英文名称: 4-amino-3-nitro-phenol 性状描述: 暗红色结晶体,熔点151-152℃。
1、对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苯甲酸苯酚环己醇 羧酸的酸性大于苯酚,大于醇,这个是一般规律。同样的羧酸,含有的吸电子基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羧酸根负离子的负电荷就能得到很好的分散,酸性越强,所以有上面的顺序。
2、酸性可以转化为共轭碱的碱性考虑,共轭碱的碱性与共轭碱的稳定性有关。
3、这个其实是看醇类,酚类酸性,以及 取代基 对酚类酸性的影响。酸性跟 氢氧 间极性大小 正相关 ,由于硝基吸引电子,极性增大。甲基排斥电子,极性减小。
1、二硝基苯酚的酸性更强,显然是由于上述效应更强的缘故。(2)甲氧基具有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O上有孤对电子,对苯环有共轭效应;O又是高电负性原子,具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
2、乙醇水苯酚碳酸。它们的酸性,之所以有以上规律,是与它们不同的分子结构有关。
3、对甲基苯酚酸性大。对甲氧基苯酚:由于甲氧基在对位,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和给电子共轭效应。但给电子共轭效应更大一些。苯环上电子云越密集,则酸性越小,给电子诱导效应使得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相应酚类的酸性降低。
4、对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苯甲酸苯酚环己醇 羧酸的酸性大于苯酚,大于醇,这个是一般规律。同样的羧酸,含有的吸电子基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羧酸根负离子的负电荷就能得到很好的分散,酸性越强,所以有上面的顺序。
5、在这4个化合物中,对硝基苯酚的酸性最强,因为硝基是强吸电子基,其吸电子效应通过苯环影响到酚羟基,使羟基的氧-氢键成键电子云密度降低,易断裂,放出质子,所以酸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