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题:将装有适量的水杯放在台称的托盘上,台秤的示数为0.6KG又将一...

1、由此可知,台秤的显示值是以“杯子 水 铁球”的重力为中心值,上下振 动,且振幅逐渐减小,直到振动停止显示“杯子 水 铁球”的重力(如果实际 实验的话,由于台秤精确度很差,加上铁球形 变很小,很可能看不到这种情矿。

2、如果拿住这个弹簧测力计的人没与台秤相接触,台秤的示数会变大 先逐渐变大,完全浸没后不变。和物体质量无关,只和其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3、因此台秤对体系的向上的力大过体系的重力,也就是示数大过杯、水、球的总重量。从分来来看,剪断前烧杯受到的力有烧杯的重力,水对烧杯的压力(含水的重量和球的浮力),还有拉绳对烧杯的向上的拉力和台秤对烧杯向上的力。间断后拉绳对烧杯的向上的拉力消失了,所以示数会加大。

4、当物体没有完全浸入水中时,v排变大,所受浮力越大,弹簧秤测力计示数逐渐减小,台秤示数逐渐增大。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时,v排一定,所受浮力一定,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不变。

红碧玉是什么石头

1、红碧玉是一种矿物石,其外观呈现红色,并且夹杂白色石英,常常被用作观赏石使用。红碧玉并不是什么稀有的矿物石,几乎全国各地都有,而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红碧玉有两种:南非红碧玉、桂林红碧玉。

2、红碧玉,属于碧玉岩,是一种致密坚硬的硅质岩石。主要由玉髓和自生石英组成,带有氧化铁及有机质混入,故常呈红色、棕色、绿色、玫瑰色等,因为它是高价位的氧化铁显色,所以在空气中氧化环境下是永不变色的。比鸡血石稳定得多。另外主要是硅质矿物,硬度大,不易风化,不易磨损,也不怕酸碱侵蚀。

3、红碧玉是石英质玉石,其主要成分以红碧玉、石英为主,其莫氏硬度为5-0,相对密度为7-95克/立方厘米。红碧玉在空气中氧化环境下是永远不会变色的。有一种红碧玉被称为桂林鸡血石,但这种石头不是鸡血石,其硬度大、不易磨损,并且不易褪色。

4、红碧玉是石英质玉石,是一种由石英和红碧玉组成的矿物 ,其莫氏硬度为5-0,相对密度为7-95克/立方厘米。在氧化的空气环境下,红碧玉永远不会发生变色。一种红色的碧玉被称为桂林鸡血石,但它并不是真正的鸡血石。它的硬度很高,不容易磨损,也不易褪色 。

初中物理中石头的密度一般是多少

一般来说,考试题中算出的数值大多在 2 X 10的3次方千克每立方米 到3 X 10的3次方千克每立方米之间,如果你算题时做对了,数值应该会很接近这个范围。

花岗岩的密度范围在63至3克/立方厘米(g/cm)。 正长岩的密度范围在5至3克/立方厘米(g/cm)。 闪长岩的密度范围在5至3克/立方厘米(g/cm)。 斑岩的密度约为8克/立方厘米(g/cm)。

花岗岩的密度(6~8g/cm3),正常的石头由于物质构成不同,大约在2~5g/cm3之间不等。

通常,石头的密度在2克每立方厘米至3克每立方厘米之间。这一范围揭示了石头内部物质结构的紧密程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特性,在物理学中,它定义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这种特性并不依赖于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单独变化,而是随物态(包括温度和压强)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问题描述:一只烧杯装满水时总质量为250克;往烧杯中放入一块小石头,石头沉没于水中,杯中水溢出了一部分,这时杯中水和石头质量是300克;小心取出石头,称得这时杯和水总质量为200克。

石头的密度因其种类、成分和内部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大多数石头的密度大约在6至7克每立方厘米之间。常见的花岗岩的密度大约是每立方厘米质量为二点七至三克左右,大理石等石灰岩的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二点六至三克。

求,初二物理题(计算密度)

求物体A的密度。 一个底面积为S1的圆筒形容器装有密度为A的液体,一个底面积为S2的圆柱形金属块通过定滑轮组悬挂,恰好浸没在液体中。当人拉动绳子,绳端移动了S,金属块未离开液面。求定滑轮对天花板的拉力变化量。

已知: M铁棒=6750KG V铁棒=0.2mρ=m/V 求: P 解: P=m/V=6750KG 除以 0.2m= 375*10^4kg/m^3 因为 最大的物质-锇的密度为 248 克/立方厘米 所以 使用 锇 做的 “如意金箍棒”大概是锇制成的。

在解决物理密度计算题时,可以运用极值法来简化问题。比如,在第一道题目中,假设全部液体为酒精,则其密度为0.8×103kg/m3。若含水量为10%,设总质量为M,那么酒精的质量为90%M(千克),水的质量为10%M。根据密度公式,酒精的体积为9/8×10-3m3,水的体积为0.1×10-3m3。

石头的密度物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