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和乙基溴化镁反应一次水解生成2-丁醇,然后用铜做催化剂氧化2-丁醇到丁酮,然后再和乙基溴化镁反应水解即可生成3-甲基-3-戊醇。考察点在于格氏试剂的灵活运用,希望你能看明白,再不明白上hi问我,保证
目标分子的正确名称叫做3-甲基-3-戊醇 乙烯加水生成乙醇,将乙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硫酸中和溴化钠反应得到溴乙烷,另一部分氧化得到乙醛。溴乙烷在乙醚中与镁反应得到乙基溴化镁格氏试剂,然后和乙醛加成,产物水解后得到2-丁醇。将2-丁醇氧化得到丁酮。丁酮与乙基溴化镁反应,产物水解后就得到目标分子。
目标产物CH3COCH(CH3)CH2CH3,和丙酮相比,得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取代,所以是用1molCH3Br和1molCH3CH2Br反应所得。
-甲基,3-己醇,又称为2,2,6,6-四甲基-4-己醇,是合成格氏试剂的原料之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通过2,4,4-三甲基-1-戊烨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到。将2,4,4-三甲基-1-戊烨与碘酸钠在乙醇中反应,还原得到3-甲基,3-己醇。通过正辛醇的氧化反应得到。
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37%的甲醛溶液中,在搅拌下加入乙醛,于25-32℃反应6-7h。经中和过滤即得季戊四醇。原料消耗定额:甲醛(37%)2880kg/t、乙醛350kg/t。当采用氢氧化钙为缩合剂时,称为钙法。原料的摩尔配比为乙醛:甲醛:石灰=1:7:0.7-0.8。
用丙二醛和甲醛在碱性条件按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2,2-二甲酰基-1,3-丙二醇。再经过铁酸还原,就得到了季戊四醇。这个是大学基础有机化学中的内容,可以参见《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编著。看看醛酮那章的羟醛缩合部分,里面有很好的图解,电子怎么转移的,电子云怎么进攻原子核的,一目了然。
这个合成是先用乙醛和3mol甲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得到(HOCH2)3C-CHO,然后和甲醛在NaOH浓溶液中共热进行康尼扎罗反应,因为甲醛极易被氧化,所以甲醛转化成羧酸(甲酸)而该中间产物的醛基变为羟甲基,就得到了季戊四醇。季戊四醇沸点很高,很容易分离。
由乙醛与过量甲醛在碱催化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和歧化反应制备。
首先甲醛和乙醛缩合生成反应中间物五碳赤丝藻糖(季戊四糖),五碳赤丝藻糖与甲醛反应,还原生成季戊四醇,在反应后续阶段为消耗碱而加入甲酸进行中和,同时生成甲酸盐。副产物主要有:聚季戊四醇、季戊四醇甲醚类、季戊四醇缩甲醛、树胶和甲醛聚糖。
参见专利:《制备季戊四醇的方法》。对照着做吧。链接不允许贴出,自己查细节吧 一种制备季戊四醇的方法,包括甲醛、乙醛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以及用甲酸酸化。这些步骤通过在一个反应器中加入甲醛,氢氧化钠,乙醛和甲酸而发生,结束时将所生成的溶液抽入容积比该反应器大的缓冲罐中。
1、晚上好,三甲基只是有机化学品分子式中的一种官能团计数称谓,代表此化学品含有至少三个甲基基团(-CH3),一般含有甲基基团的产物都比较活泼,其物理形态从气体至固体都有可能,通常,三甲基容易与芳香环在一起的比较多,请参考。这是三甲苯(三甲基苯)。
2、三甲基乙醛结构式:(CH3)3CCHO分子式:C5H10O分子量:813性状:无色液体(20°C),d4400.793。ch3cho官能团:—CHO(C2H4O)CH3CHO。asNo.:[630-19-3]别名:三甲基乙醛结构式:(CH3)3CCHO分子式:C5H10O分子量:813性状:无色液体(20°C),d4400.793。
3、有机物命名首先要找准直链或主链,一般C数最长的为主链。2,2,4是指直链的位置编号。2,2表示直链2位上有2个甲基,4表示4位上有1个甲基,故总数是3啦,所以说是三甲基!3-乙基说明3位上有一个乙基啊。
4、CH3)3CCHO。三羟甲基乙醛是是羟醛缩合反映的重要产物,结构式是(CH3)3CCHO,固态下为为二聚体白色粉沫。结构式是表示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是一种简单描述分子结构的方法。
5、选定主链,标完号后,再看支链上甲基对应的号数,如果有多个支链就把这几个的号数全部用阿拉伯数字写出来,数字中间用“,”隔开,然后在“-”后写出甲基的个数(注:汉字一二三四…)。
6、三甲胺的结构式:N(CH3)3 就是一个N连了3个甲基,相当于NH3的3个H都被CH3取代了。三甲胺能与氧化剂、酸酐和汞发生剧烈反应。可腐蚀铝、镁、锌、锡、铜和铜合金等金属。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即会剧烈燃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