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习题答案

ABC,主要考虑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因为利于SN1历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碳正离子的生成;越是稳定的碳正离子,越容易生成,即次序为叔仲伯甲基。

我觉着应该是A,就是看碳原子个数,因为碳原子个数相同,所以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只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有关系。

...”还有你说其他材料上面讲极性还有键长,我比较愚钝,不能理解:a键和e键的区别主要就是空间位阻,难道极性和键长可以不受空间位阻影响?现在手头有本高教版、徐寿昌的《有机化学》第二版。也都说是a键稳定。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2)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条件)为: 。(3)反应②的类型属 反应,反应④属于 反应。(4)反应③的方程式(反应条件不要写,要配平)为: 。

C8H8,从不饱和度上来看很可能是个苯环。而1500、1420(要是有1600的峰就确信无疑了)是苯环骨架振动的特征吸收。苯环上C-H面外弯曲振动在900~700左右,760、710都可以归属为苯环。

苯亚甲基苯乙酮的制备

苯亚甲基苯乙酮的制备如下:苯甲醛和苯乙酮在稀氢氧化钠溶液存在下通过交叉羟醛缩合反应生成β一羟基酮,室温下羟基酮自发脱水生成稳定的反亚苄基乙酰苯。

不过这个常用的条件是氢氧化钠溶液和乙醇的混合物中加入新蒸的苯乙酮和苯甲醛,反应完冷冻过夜即可析出黄色沉淀,过滤,洗涤至中性,用乙醇重结晶即可。乙醇重结晶是为了去除微过量的原料以及少量的其他副产物。

苯甲醛与苯乙酮在强碱催化下合成制备苯亚甲基苯乙酮,可能的副反应为 苯甲醛自身的坎尼扎罗反应,生成苯甲醇和苯甲酸。如图:苯亚甲基苯乙酮是由苯甲醛与苯乙酮在10%氢氧化钠溶液催化下缩合而合成。

苯甲醛岐化。苯亚甲基苯乙酮的制备需要苯甲醛与苯乙酮在强碱催化下合成,如果未采取控温滴加与搅拌,会使苯甲醛岐化,产生针状结晶。

苯亚甲基苯乙酮的制备副反应制备苯亚甲基苯乙酮必须控制好反应的温度,否则会使副反应增多,产率在 70%可避免。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出,该反应就是简单的羟醛缩合反应。首先是苯乙酮的α-C上面的氢被氢氧化钠攫取,生成烯醇负离子,机理如下:然后中间体进攻苯甲醛得到醇负离子,醇负离子在水溶液中变成醇。

苯乙酮结构式

苯乙酮的结构式是C6H5COCH3。无色晶体,或浅黄色油状液体。有山楂的气味。不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甘油。能与蒸气一起挥发,氧化时可以生成苯甲酸;还原时可生成乙苯,完全加氢时生成乙基环己烷。

结构式是,C6H5COCH3。化合物是酮,结构简式为R-CO-R,都是芳烃基的为纯芳香酮,结构简式为Ar-CO-Ar,如只有一个烃基是芳烃基的为混合芳香酮,结构简式为Ar-CO-R。

苯乙酮(phenyl methyl ketone)的分子式为C8H8O,结构式为: 。图72为苯乙酮的红外光谱。

苯乙酮化学结构:苯乙酮,分子式为C8H8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化学性质 遇明火、高热可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苯乙酮,分子式为C8H8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甲基苯乙酮怎样加上氯原子?

1、分液取有机层,用石油醚萃取水层并与有机层合并。得到的有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与水洗涤至中性或碱性。

2、二氯苯乙酮的合成方法是:准备反应装置和材料:装配干燥的反应瓶,准备好苯乙酮(Acetophenone)、氯乙醇(Chloroethanol)、氢氧化钠(NaOH)、氯(Cl2)等试剂。

3、所以正常情况下步骤越少越好。个人认为合成路线应该是:苯与氯气以氯化铁作为催化剂生成一氯化苯,产物与乙酰氯通过酰基化反应生成对氯苯乙酮即可。氯原子为邻对位定位基,完全可以做到。

4、原理是乙酸酐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下, 在甲苯的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反应。首先将甲苯和无水氯化铝混合, 作为反应物和催化剂的体系。 然后将酸酐溶于甲苯中, 滴加。因为反应是放热的, 所以以滴加来控制反应速度和过程。

5、合成制备2,4-二羟基苯乙酮,按酰化剂分,大致有以下几条路线:(1)以冰醋酸为酰化剂, 氯化锌为催化剂;收率61 %,用BF3 ,H2SO4,多聚磷酸等催化体系,收率可达60%~80%。

碘仿反应的鉴别物是什么?

1、用碘仿反应可以鉴别出乙醛和异丙醇,(有黄色沉淀)。然后把两组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可以发生斐林反应的是醛。2:加入三氯化铁,显紫色的是苯酚,可以发生碘仿反应的是丙酮。

2、碘仿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检验方法,可以用于检验含有醛和羰基化合物的物质。碘仿反应可以检测出有机物中是否含有羰基(C=O)官能团,其原理是将羰基还原成碘代酸,反应后的物质会呈现颜色的变化。

3、碘仿为黄色晶体,难溶于水,并具有特殊的气味,容易识别,可以用来鉴别甲基醛(乙醛)或甲基酮。

4、一般在化学中用来鉴别甲基醛、酮,即含有CH3CO-结构的化合物,会得到相应的酸和碘仿,得到的碘仿是黄色沉淀反应明显,故而可用作鉴别。

5、碘仿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反应,用于鉴别乙醛和甲基酮等化合物。在该反应中,将乙醛或甲基酮与碘溶液混合,混合物产生黄色晶体,则可以推断样品中含有甲基酮或乙醛。

...与1mol乙酸酐在AlCl2作用下反应制备对甲基苯乙酮,AlCl2需要多少?_百...

1、制备对甲基苯乙酮原理是的乙酸酐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下,在甲苯的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反应。首先将甲苯和无水氯化铝混合,再加入乙酸酐,可见甲苯主要的作用是作为反应物和催化剂的体系。

2、实验室制备方法由甲苯与乙酸酐在无水三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经傅克酰基化反应制得。将干燥的甲苯和粉状无水三氯化铝加入反应锅内,在搅拌下滴加乙酸酐,发生剧烈放热的反应,并同时放出氯化氢气体。

3、在滴入甲苯乙酸酐混合溶液时需要边滴边摇,并需控制滴加速度。 整个反应需要小火加热控制温度在100-105°C。 反应液冷却后倒入盐酸溶液应使铝盐溶解完全,若不溶解可再添加稀盐酸。

4、苯与乙酸酐在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苯乙酮。

5、这是一个典型的付氏反应, 原理是乙酸酐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下, 在甲苯的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反应。首先将甲苯和无水氯化铝混合, 作为反应物和催化剂的体系。 然后将酸酐溶于甲苯中, 滴加。

6、苯乙酮由苯与乙酸酐反应制得,或由乙苯氧化制得,也可用乙酰氯与苯在三氯化铝作用下经傅氏反应制得。

1氯2甲基苯乙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