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基甲酸;22-苯丁醛;22-硝基丁烷;2α-吡啶甲酸;2氯化重氮苯。
①名称为 2,6-二甲基-3-乙基庚烷。② 间甲乙苯或1-甲基-3 –乙(基) 苯③结构简式: (2)①___苯___,此反应属于___取代___反应。②__己烷、苯___。 ③___己烯___。
可命名为苯胺,C化合物可以以环己胺为母体,甲基为取代基进行命名,那么的命名为N,N-二甲基环己胺。第2题A化合物可命名为苯乙胺,B化合物可命名为N-甲基苄胺,C化合物可命名为N,N-二甲基苄胺,D化合物可命名为对甲基苯胺,或者是4-甲基苯胺。化合物可命名为N,N-二甲基苯胺。
单官能团化合物的系统命名 只含有一个官能团的化合物称为单官能团化合物。单官能团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将官能团作为取代基,仍以烷烃为母体,按烷烃的命名原则来命名。
1、甲基丁醛 (Methyl butanal) 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 CH3CH2CHO。它是一种醛类化合物,由一个碳原子、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2、异丁醛,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逐渐氧化成异丁酸。微溶于水,能与乙醇、苯、氯仿、乙醚、甲苯、丙酮、二硫化碳混溶。在20℃时水中的溶解度为11G/100ml。相对密度(d204)0.7938。熔点-69℃。沸点64℃。折光率(n20D)373。闪点-7℃(开杯)。易燃。
3、甲基3丁烯醛结构式:C5H8O。丁烯醛由乙醛在碱或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作用下液相缩合生成丁醇醛,丁醇醛再在稀酸中加热缩合脱水制得。有机合成原料,用于制取丁醛、丁醇、2-乙基己醇、山梨酸、3-甲氧基丁醛、3-甲氧基丁醇、丁烯酸、喹哪啶、顺丁烯二酸酐及吡啶系产品。
基元(烃基数目)法:甲基、乙基、丙基分别有2种结构。丁基有4种结构,则丁醇、戊醛、戊酸、一氯丁烷等都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替代法:若烃分子中有n个氢原子,则其m元氯代物与(n-m)元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
甲烷,乙烷,丁烷无同分异构体;丁烷,丁炔,丙基,丙醇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仅限碳链异构)。(2)等效氢法:同一碳链上的氢等效;如:甲烷仅一种氢;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甲基上的氢等效;分子中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等效。书写同分异构体时,关键在于书写的有序性和规律性。
C 试题分析:根据题给信息:乙烯发生醛化反应可制丙醛,则丁烯进行醛化反应可制得戊醛C 4 H 9 -CHO,C 4 H 9 -为C 4 H 10 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部分,结合丁烷的同分异构体及等效氢判断知C 4 H 9 -有4种结构,故戊醛共有4种结构,选C。
羟基醛类:2-羟基戊醛,3-羟基戊醛,4-羟基戊醛,5-羟基戊醛,后两者可形成环形半缩醛。
根据你的描述,化合物的结构式为-|||-(1) CH3C=CHCOCH3-|||-CH。使用系统命名法(IUPAC命名法),这个化合物可以被命名为3-甲基-2-丁烯-2-酮。结构式如下:CH3 | CH3C=CH-CO-CH3 | CH2 希望这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①名称为 2,6-二甲基-3-乙基庚烷。② 间甲乙苯或1-甲基-3 –乙(基) 苯③结构简式: (2)①___苯___,此反应属于___取代___反应。②__己烷、苯___。 ③___己烯___。
由于最简式(或实验式,对于该化合物而言就是分子式,因为氢处于饱和状态)没有写出来,导致失分,(5) 思维不够灵活。
根据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不同,又分为烷、烯、炔、芳香烃和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酯等等。 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其结构特点是碳与碳间连接成不闭口的链。
有机成环反应规律有机成环方式一种是通过加成反应、聚合应来实现的,另一种是至少含有两个相同或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分子,如多元醇、羟基酸、氨基酸通过分子内或分子间脱去小分子(如水或氨等)而成环。有机成环反应类型 (1)聚合反应:如乙炔的聚合 3CH≡CH 甲醛、乙醛等容易聚合而成环状化合物。
其它嘛,你也可以用氧化的办法,1-丁醇会被氧化为醛,2-丁醇氧化为酮,2-甲基-2-丙醇不被氧化。然后再分别鉴别醛基和酮基即可(费林试剂什么的)。只不过比上面的方法麻烦多了。
-丙醇的催化氧化是一种化学反应,利用催化剂(如铜、铬、铁、钒等)促进氧气与1-丙醇发生氧化反应。这个反应会将1-丙醇转化为丙酮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3H7OH + 5O2 → CH3COCH3 + 2H2O。这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可用于工业生产中。
③2-甲基-1-丙醇同上消去后再加成为2-甲基-2-丙醇。④所以只有2-丁醇可以,消去为2-丁烯,再加成仍为2-丁醇,催化氧化得2-丁酮。
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式为?名称?为CH3-CH2-CH2-CH2-CH2OH命名为1-戍醇.还有CH3-CH(CH3)-CH2-CH2OH 命名为3-甲基-1-丁醇 CH3-CH2-CH(CH3)-CH2OH 命名为2-甲基-1-丁醇 CH3-C(CH3)2-CH2OH命名为2,2-二甲基-1-丙醇。
-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如下:HOCH-CHOH-CH+O→OHC-CO-CH+2HO(条件:Cu,△)2-丙醇即为异丙醇。异丙醇的催化氧化和1-丁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原理都相同,只是产物不同,前者的产物是2-甲基丙醛,后者的产物是丁醛。
能被催化氧化需要a-H(即与醇羟基相连的碳上的氢),所以只有1-丁醇,2-丁醇,2-甲基丙醇3种,伯醇被氧化成醛,再继续氧化成酸;仲醇被氧化成酮 出现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的醇的话,n的最小为4,即1,1-二甲基乙醇。其实就是问你最少有几个碳才能形成叔碳,所以最少要4个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