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人类现在科学水平,到达火星大约需要7个月时间。2003年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上天。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于2004年1月4日中午12时35分成功在火星表面登陆。
2、北京时间2003年6月11日1点58分,美国的“勇气”号(Spirit)火星探测器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德尔塔2型”火箭发射上天。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2004年1月4日中午12时35分,“勇气”号成功地在美丽而充满未知的火星表面登陆。=== 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
3、月3日 - 埃及闪光航空一架包机从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起飞不久在红海上空坠毁,机上148人全部罹难,其中120多人是法国旅客。 1月4日 - 美国勇气号火星车于东八区12时35分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 2月1日 — 麦加朝圣发生惨剧,251人被踩死。
4、年1月4日和1月25日,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分别在火星登陆。两辆火星车的最大成就是共同发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同时,在环火星轨道上运行的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也发现火星南极存在冰冻水。这是人类首次直接在火星表面发现水。
5、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自2003年发射成功,于2004年1月3日和24日分别成功登陆火星,展开了一系列探索任务。勇气号和机遇号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勇气号通过小型热辐射光谱仪在着陆区观测到碳酸盐矿物存在的踪迹,这类矿物质需要在有水环境中形成,表明火星表面可能存在过形成生命的重要条件——水。
6、火星探路者号 火星探路者号(Mars Pathfinder,MPF)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1996年发起的火星探测计划的一部分。它在1997年7月4日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并携带了人类送往火星的第一部火星车——索杰纳号。
太阳:密度约为4克/立方厘米,质量约为989×10^30千克。 水星:密度约为41克/立方厘米,质量约为302×10^23千克。 金星:密度约为25克/立方厘米,质量约为67×10^24千克。 地球:密度约为5,513千克/立方米,质量约为9742×10^24千克。
密度由小到大排名是:单位 克/立方厘米 土星:0.70g/cm^3。木星:34g/cm^3 天王星:58g/cm^3 海王星:30g/cm^3 火星:95g/cm^3 金星:2g/cm^3 水星:4g/cm^3 地球是最大的:518g/cm^3 楼上的真的很有才,按这理论太阳自己的密度岂不是无敌的了。
八大行星的重量及平均密度从大到小做一个排序,比较出太阳系质量最大的行星。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所谓的八大行星指的就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今天星座知识为大家带来的是八大行星的及质量知识。一起来看看。
金星:质量接近地球,为869×1024千克,平均密度为24克/立方厘米。 火星:质量为4219×1023千克,平均密度为94克/立方厘米。 水星:最小质量,为3022×1023千克,平均密度为43克/立方厘米。
1、海王星:2.30g/cm^3;火星:3.95g/cm^3;金星:5.2g/cm^3;水星:5.4g/cm^3;地球是最大的:5.518g/cm^3。
2、由第一宇宙速度公式和球体体积公式,转化成宇宙速度和半径、密度的关系。
3、地球重力大。两个行星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火星表面的重力比地球上小得多。准确地说,比地球低62%。只有地球标准的0.38,一个在地球上重100公斤的人,在火星上,体重就只有38公斤了。
4、火星的基本资料 火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火星排在地球的后面,列为第四。它的平均直径为6790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它的密度也比地球小,为933克/立方厘米(地球为52克/立方厘米)。火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228000000公里,环绕太阳一圈约相当于地球上的687天。
5、除地球外,七大行星只有水星、金星、火星是岩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是气态行星。所以说只有岩质行星比气态行星更有可能存在生命。
6、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而在西方古罗马的神话中,把它形象地比喻为身披盔甲浑身是血的战神“玛尔斯”。玛尔斯在希腊神话中的名字叫阿瑞斯。
1、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以密度最大的姿态脱颖而出。这背后的原因,可追溯至其形成初期,太阳系中心引力的作用以及物质分布的自然规律。太阳系内,行星围绕太阳旋转,各具独特的轨道。由近及远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与冥王星,太阳居中。
2、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3、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之一,以其直径、质量和密度成为类地行星之最。位于太阳由近及远次序的第三颗行星,与太阳距离约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并围绕太阳公转。目前估计地球年龄在40至46亿年之间,拥有月球作为唯一天然卫星,二者共同构成了地月系统。
A 要想知道密度 ,须知道星球质量。 ,A因为不知道高度所以无法算出星球质量,C所对应轨道半径是R可算出质量。当飞船着陆后宇航员测出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使用万有引力中的一个假设:星球表面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用弹簧测试一下m受到的月球重力F,即为万有引力,所以有 GMm/R=F 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要求的月球质量 然后密度ρ=M/V V为月球体积 然后球体体积V=4πR/3 解得即可。
对小球分析:受重力mg、绳子拉力F,两个力的合力是水平的,提供为向心力。
在某星球上,宇航员使用弹簧秤测量了质量为m的砝码重量,结果为F。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g为F/m。当宇宙飞船在靠近该星球表面飞行时,飞船的质量为n,根据物理原理,万有引力可以看作是等于重力。因此,我们有:GMn/R^2 = ng。
宇宙飞船在某一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即飞船的轨道半径等于星球的半径。
缺少条件:卫星的轨道半径 r 、行星的半径R。对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由F=mv^2/r,v=2πr/T,得:F=4π^2mr/T^2;行星公转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则有下式:4π^2mr/T^2=GMm/r^2,得:M=4π^2r^3/T^2G。首先,假设行星质量为m,半径为r,密度为ρ;主星质量为M,行星与之相距R,公转周期周期是T。
T=2πr/v v=2πr/T 行星绕太阳运动,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其圆周运动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