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大学有机化学题

1、二元取代苯的定位规律中,第一种情况,苯环上原有两个取代基对引入第三个取代基的定位作用一致,第三个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就由他们共同定位。

2、C 邻对位定位基使苯环活化。2,A 纽曼式和透视式转换而已。3,A B和C没有双键,不存在顺反;D高度对称,没有对应异构体。4,B 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 5,B 乙醚易燃物,沸点比水低。

3、对甲基氯苄与AgNO3/醇溶液反应,活性最大。这是SN1亲核取代反应,有碳正离子中间体,所以对位存在甲基有利于碳正离子稳定,也就是对甲基氯苄反应更快。

4、环烯烃贡献2个不饱和度。一个苯环贡献4个不饱和度。一个碳氧双键贡献1个不饱和度。一个-NO2贡献1个不饱和度。由题意可Ω=8-(6/2)+1=6个。一个苯环4个,那么就还有两个。

有机合成中增加一个碳原子的27种方法

1、增长碳链的常用方法:a、双烯合成:在无水AlCl3的作用下,两个分子的烯结合成一新的分子;(1)双烯体是以顺式构象进行反应的,反应条件为光照或加热。(2)双烯体(共轭二烯)可是连状,也可是环状。

2、有三种:格试试剂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卤代烃与氰化钠的反应都是增加一个碳的反应;芳烃的氯甲基化反应。

3、如F-C,P-K,Heck,Sonogashira,Stille,Suzuki,Kumada等)还有Alder-ene反应,电环化反应,σ迁移反应和环加成反应等等,前两个是最基础且有机化学中最常提及的,另外在大致看一下缩合反应,应付高中的就足够了。

二烷基铜锂和醛反应生成啥

1、二烷基铜锂与不饱和醛酮反应机理是:二烷基铜锂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一种甲基化试剂,可以和各种醛酮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发生共轭加成反应、加成反应、炔烃的酮羰基化和碳-杂原子键的还原反应。

2、最后用二烷基铜锂与另一分子卤代烃(R-X)进行反应,偶联生成含新生成的碳-碳键的产物(R-R)。若第二分子卤代烃与第一分子卤代烃不同(R ≠ R),那么该反应可以视为一种交叉偶联反应。

3、二烷基铜锂(吉尔曼试剂)一般分两步制备:第一步用烃基卤(R-X)与锂在液态烷反应(见式1),形成烃基锂。原子即插在烃基和卤素原子之间。

4、该反应在双键增加醛基与氢原子。这三个反应都是非常特殊的傅一克反应。

二烷基铜锂与酰氯反应机理

1、与格氏试剂反应时,一分子的格氏试剂与酰氯反应生成酮,然后第二分子格氏试剂可以再将酮转化为三级醇。与活性较低的二烷基铜锂和有机镉试剂反应时,反应只生成酮。芳香酰氯一般不如脂肪酰氯活泼。

2、与活性较低的二烷基铜锂和有机镉试剂反应时,反应只生成酮。芳香酰氯一般不如脂肪酰氯活泼。

3、阻止酰氯与格氏:反应原理与历程:酰氯与格氏试剂反应时,一分子的格氏试剂与酰氯反应生成酮,然后第二分子格氏试剂可以再将酮转化为三级醇。与活性较低的二烷基铜锂和有机镉试剂反应时,反应只生成酮。

4、烷基铜锂试剂与酰氯的反应是偶联反应。产物是: 3-丁酮酸乙酯。

酰氯与格氏试剂的反应原理与历程

阻止酰氯与格氏:反应原理与历程:酰氯与格氏试剂反应时,一分子的格氏试剂与酰氯反应生成酮,然后第二分子格氏试剂可以再将酮转化为三级醇。与活性较低的二烷基铜锂和有机镉试剂反应时,反应只生成酮。

反应的机理为:一个类似的反应是Nenitzescu反应(或称Nenitshesku反应),是用酰氯与烯烃在路易斯酸作用下反应生成酮。机理是酰基正离子先与烯烃发生亲电加成生成碳正离子,由于羰基α-氢很活泼,因此消除质子便得到不饱和酮。

酰氯和酮反应生成二酮。与格氏试剂反应时,一分子的格氏试剂与酰氯反应生成酮,第二分子格氏试剂可以再将酮转化为三级醇。酰氯是指含有羰基氯官能团的化合物,属于酰卤的一类,是羧酸中的羟基被氯替换后形成的羧酸衍生物。

草酰氯(COCl)酰氯与格氏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先生成酮,酮再与格氏试剂反应,生成三级醇.酰卤可被氢化铝锂还原成醇,若用氢化三(三级丁氧基)铝锂作还原剂,或在喹啉-硫存在下进行催化氢化,反应可停止在生成酰的阶段。

二甲基铜锂和酰氯
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