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题,脂肪酸和CoA可以在脂酰CoA合成酶的作用下可以反应生成脂酰CoA。
2、个CL2分子变成2个CL自由基需要接受一个光子。1个CL自由基与1个甲烷分子反应,会生成1个甲基自由基和一个HCl分子。甲基自由基会与氯气反应有会生成1个CH3CL分子和1个CL自由基,会形成一个连锁反应。
3、二,2-甲基己烷,2,4-二甲基庚烷,5-丙基壬烷,3,3-二甲基壬烷,3,6-二甲基-4-丙基辛烷。三,6-甲基-2-庚炔, 己-1-烯-5-炔,庚-2,4-二烯 。
4、在CH3CH2CH2Cl化合物中有多少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 答案:3种,同一个C上的H是一种化学环境,如果结构对称,处于对称位置C上的H化学环境也相同,但是CH3CH2CH2Cl,不对称,每个C上的H就是一种,总共3种。
5、这道题问的不严谨。应该说该烃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最小不可能是(4)。因为烃只含有碳和氢,一个碳原子消耗一个氧气分子,4个氢原子消耗一个氧气分子。然后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列出来就清楚了。
6、若Ω=1,说明有机分子中含有一个双键或一个环。若Ω=2,说明有机分子中含有两个双键或一个三键或一个双键一个环或两个环。若Ω≥4,说明有机分子中可能含有苯环(C6H6)。
1、丁基是丁烷去掉一个H后的结构,丁烷有正丁烷和异丁烷,正丁烷(CH3CH2CH2CH3)有两种H ,也就有两种去掉H的方式,形成两种丁基,同理异丁烷也有两种H,形成两种丁基,共四种。
2、烷烃1~10的同分异构体是如下:CH4:1种。C2H6:1种。C3H8:1种。C4H10:2种,正丁烷,2-甲基丙烷。C5H12:3种,正戊烷,2-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丙烷。
3、这是我以前查到的资料,希望对你有用。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记忆法 记住已掌握的常见的异构体数。
4、甲基(—CH3)、乙基(—C2H5)、丙基(—C3H7)、丁基(—C4H9)、戊基(—C5H11)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分别为8。例如,丁基(—C4H9)有4种,则一溴丁烷、丁醇、戊醛、戊酸都有4种。
5、因此猜测35个碳的直链烷烃共有F(34)=5702887种不同构型。

1、过量的亚硫酸根发生如下反应2H+ + SO32- = SO2↑+H2O生成了SO2气体。所以亚硫酸根和硫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之比为大于1:2;所以答案选C。
2、解得X=16 由于题中给出SO2为20,转化率=16/20*100%=80 选B。
3、A是氢,B是碳,C是氮,D是氧。8*3=24,E=11,为钠Na , F=13,为铝Al。
1、有机物命名编号优先顺序是羧酸、磺酸、酸酐、某酸某酯、某酰卤、某酰胺、某腈、某醛、某某酮、某醇、某硫醇、酚、硫酚、胺、某某醚、某烯、某炔、某苯、某烷、卤代等。
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可以归纳为命名“四步曲”:确定母体:根据分子中所含官能团来确定母体名称。
3、有机化合物命名有俗名、习惯命名法(又称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其中系统命名法最为通用,最为重要。俗名是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存在与性质而得到的名称。例如,甲烷又称坑气、沼气;甲醇又称木醇等。
4、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系统命名法。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命名法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的“系统命名法”。
5、有机物命名法的一般规则按照取代基的顺序规则、主链或主环系的选取、数词位置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1、CH3!CH3-CH-CH2-C-CH2-CH2-CH3!CH3-CH!CH3竖的碳键用!代替。一系列饱和脂肪烃的任一种,此类化合物是构成石油的主要成分。烷即饱和烃,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2、结构式推断为:CH3-CH2-CH(CH3)-CH3 但是根据“从主碳链距离第一个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的原则来说 这个物质应该命名为:2-甲基丁烷 错误。
3、二甲基四异丙基辛烷有13个碳原子。二甲基(2个),异丙基(3个),辛烷(8个),一共13个碳原子。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并指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类型。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
结构简式就是在结构式基础上把单线去掉,连在同一个原子上相同环境的原子或原子团合并并在后面加上相应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原子团的多少。
结构简式是把结构式中的单键省略之后的一种简略表达形式,通常只适用于以分子形式存在的纯净物。应表现该物质中的官能团:只要把碳氢单键省略掉即可,碳碳单键、碳氯单键、碳和羟基的单键等大多数单键可以省略也可不省略。
结构简式是结构式的简单表达式(省略了碳氢键)。结构简式通常包括烃基及官能团两部分。同时,不应简化掉例如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与有机物性质密切相关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