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氢氧化钠:溶液有剧毒,强碱性,当心使用,戴好手套。其他所有高浓度碱溶液都应以类似方式操作。聚乙二醇: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避免吸入粉末,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甲醇:有毒,可致失明。
2、-溴-4-氯-3-吲哚-磷酸酯:有毒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99)5-溴-2’-脱氧脲苷;为致畸胎剂。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有刺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3、五氧化二钒,IUPAC名称为氧化钒,是钒的氧化物。它是一种有毒的橙黄色固体,微溶于水,加热时失去氧而分解。五氧化二钒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主要用于冶炼钒铁。
1、中间体介绍 它们是以来自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苯、甲苯、萘和蒽等芳烃为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有机合成单元过程(见反应过程)而制得。
2、乙烯酮中两个π键呈正交形式,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可与很多含活泼氢的物质发生加成反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3、呋喃酚又称2,3-二氢-2,2-二甲基苯,它是一种化工中间体,其分子式为C8H4F3NO2,分子量为201181。
1、国家禁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吊白块、工业用甲醛、硼砂、苏丹红、王金黄、三聚氰胺、硼砂、硫氰酸钠、美术绿、碱性嫩黄、酸性橙、甲醛、工业火碱、一氧化碳、硫化钠、工业硫磺等。
2、法律分析: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吊白块 工业化学名称:次硫酸氢钠甲醛或甲醛合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又称“雕白块”,主要成份为:次硫酸钠甲醛,白色块状或结晶性粉粒,是一种工业用漂白剂。
3、法律分析: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吊白块、工业用甲醛(禁用)、硼砂。国家明文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已经不能称之为食品添加剂了,一般称之为非法添加物。
4、法律分析:食品添加剂违禁品有吊白块、工业用甲醛(禁用)、硼砂。
5、法律分析: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吊白块、工业用甲醛、硼砂等。
1、分液: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如分离油和水。萃取: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离,如庚烷、取水溶液中的碘。蒸馏:溶液中分离溶剂和非挥发性溶质,如海水中取得纯水。
2、膜分离方法 一种利用薄膜的半渗透性而分离溶液混合物的化学分离方法,能从气态或液态混合物中分离出某些组分。
3、分离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加热法:适用于由热稳定性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例如碘与沙子。将混合物加热,利用加热程度的不同,使热稳定性较差的物质分解,然后进行过滤,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4、生活中混合物分离 农村把稻谷加工成大米时,用筛子分离大米与糠。农村做豆腐常用纱布袋将豆腐渣与豆浆分离。在淘米时,常用倾倒法将洗米水与大米分离,去除里面的砂子与空壳。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危险化学品,包括危险的化学物质和制品,如易燃液体、可燃气体、易爆药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性物品、有毒物品等。
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危险化学品分类8大类有爆炸品、压缩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1、羟醛缩合反应中经常采用的碱性催化剂,其包括碱性化合物(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氢盐、碳酸盐和羧酸盐)、有机胺类化合物以及阴离子交换树脂等。
2、酸催化时,首先因质子的作用增强了碳氧双键的极化,使它变成烯醇式,随后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羟醛。
3、醇醛缩合,醇酮缩合:醛酮与醇在酸催化下起加成反应。在醛醇比为1:1时,产物为半缩醛,如果醇过量,半缩醛进一步与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缩醛。通常使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
4、无水酸一般用来催化缩醛的形成。从醛和醇到缩醛,反应生成了一分子水,既然反应可逆,那么水的生成势必对正反应方向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