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帮忙啊要测定一行星密度,须知道哪些

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密度,最基本的就是要知道,质量和体积。如果是测定行星,你得知道,围绕运行的速度,和围绕运行的半径就可以了。利用引力等于 离心力 的原理。

ρ=M/V=(4л2*r3/GT2)/(4лR3/3)=3лr3/GT2R3(r为运行轨道半径,T为运行周期,R为星球半径)若是近地星体绕其它星球表面运行,则r近似为R。

知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和速度,您能算出公转轨道。根据这个轨道,能得出万有引力数值。利用万有引力计算质量。有了行星的质量和体积,就能求得平均密度。这个过程,是理解天体物理学基础的一部分。首先,卫星的运行周期与轨道半径有直接关系。

金星是太阳系内唯一逆向自转的大行星,也就是说,在金星上太阳是西升东落的。金星的自转非常缓慢,周期为243日,比它的公转周期还要长。金星上的一昼夜相当于117个地球日。金星的大小、质量、密度与地球都很接近,其半径约6050公里,是地球赤道半径的95%;质量为87×1027克,是地球的85%;平均密度约为地球的95%。

一个卫星绕着一个星星旋转知道哪个量就可以知道这个行星的密度

木星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八大行星总和的5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00倍。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木星位列第五。同时,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土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行星。土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量最多的行星。目前已经发现了82颗卫星。土星最大的卫星是土卫六泰坦。土卫六的直径是5150公里,也是一颗体积比水星大的卫星。土卫六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真正大气层的卫星。土卫六的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的5倍。那里有液态甲烷和乙烷形成的湖泊。

这种反应在恒星内部持续进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影响恒星的质量和稳定性。重量与星体成分有关:行星的重量则更多地取决于其大小和成分。例如,由岩石和金属构成的行星通常比由气体和冰构成的行星更重。星巴克与星星重量无关:星巴克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与星星的重量或质量没有任何直接关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冥王星,或被称为134340号小行星,是太阳系中第十大的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它于1930年1月被发现,并以希腊神话中的冥王普路托(Pluto)命名,中文意译为冥王星。

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发表了一种测量恒星到地球距离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若要计算行星的密度,唯一要测量出的物理量是(万有引力常量已知_百度...

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即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数值为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此外,库仑定律也可以用这种扭秤证明。

万有引力常量G的准确值计算公式为:G= rV^2/M,其中,M是母星质量,V为行星或卫星的线速度,r为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注意: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引力常量G这个数值是多少,连他本人也不知道。

万有引力常量可以用来计算和描述宇宙中天体之间的引力现象,如行星轨道、落体运动等。卡文迪什1798年进行实验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实验使用铅球和铅盘,通过测量在铅球和铅盘之间的引力,计算出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

为了方便进行计算与理解,我们建立这样一个等式:GM m / R^2=m*( 2π / T )^2 * R。这个等式实质上描述了行星绕中心天体运动时所受的向心力与万有引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在这里,T代表行星绕中心天体一周所需的时间,而R^3 / T^2则成为了一个关键的物理量,它等于GM / (2π)^2。

...环绕该星球作近地飞行。若要估测该星球的平均密度,则该

C 星球平均密度的估算式为 所以若要估测该星球的平均密度,则该宇航员只需要测定飞船的环绕周期即可。C正确。故本题选C。

宇宙飞船在某一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即飞船的轨道半径等于星球的半径。

ρ=M/V=(4л2*r3/GT2)/(4лR3/3)=3лr3/GT2R3(r为运行轨道半径,T为运行周期,R为星球半径)若是近地星体绕其它星球表面运行,则r近似为R。

故r等于星球半径;M是中心天体质量)“某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呢?,所以这个星球质量是地球的倍。把这个关系带入周期公式得:这个星球的近地卫星的周期是地球近地卫星周期的倍。如果你对知识点比较熟悉,我给你一个简便方法——估测未知星球密度的推导公式,那么,就可以得出倍。

依靠贴近星球自由环绕飞行的飞船运行周期,可以测星球的平均密度。

因此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是否要给冥王星“正名”成为了大会的焦点,为此,天文学家给出了各种方案。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质量、平均密度和半径是多少?

木星:质量90×10^27千克,平均密度326g/cm。 土星:质量为地球质量的918倍,平均密度0.70g/cm。 海王星:质量0247e26千克,平均密度66g/cm。 天王星:质量6810±13×10^25kg,平均密度318cm。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由内而外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平均轨道速度: 81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046 轨道倾角: 0.8 度 行星赤道半径: 25400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15 密度: 3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0.426 日 卫星数: 20 天王星在太阳系中距太阳的位置排行第七,在西方,它被命名为希腊神话中统治整个宇宙的天神-乌拉诺斯(Uranus)。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重量和平均密度对比清晰展现,其中质量最大的行星是木星。以下是它们按照质量排序的详细介绍: 木星:质量达到90×1027千克,平均密度为326克/立方厘米。 土星:质量约为地球的918倍,平均密度为0.70克/立方厘米。

八大行星的重量及平均密度从大到小做一个排序,比较出太阳系质量最大的行星。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