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2,6-庚二酮为原料制备3-甲基-3-苯基环己酮 以氢化钠为缩合剂,3,3-二甲基丁酮(PC)和二甲基丙酸甲酯(MP)为原料,制备2,2,6,6-四甲基-3,5-庚二酮。
2、该化合物为3,3-二甲基-2-丁酮。分析如下。首先,化合物不饱和度为1,可能有环状结构或者双键或者羰基。根据红外,化合物可能含有甲基,亚甲基,羰基,不含双键,不含羟基和醚键。排除环状结构。
3、二甲基锌是一种烷基金属,可用于有机合成,如与α-二甲基丙酰氯反应,首次合成二甲基丁酮。二甲基锌是一种挥发性液体,它可以由碘甲烷和锌在锌钠合金上化合生成。
4、丙酮+HCN ===(CH3)2C(OH)CN ===脱水===(CH2=C(CH3)CN ===水解==CH2=C(CH3)COOH +SOCl2 ==CH2=C(CH3)COCl +HOCH3 ===产物α-甲基丙烯酸甲酯。
1、乙酸乙酯制备甲基丁酮的步骤是:1)乙酸乙酯在醇钠作用下自身缩合成乙酰乙酸乙酯。
2、将甲醇和丙醇制备为甲基氯和丙基氯。乙酰乙酸乙酯两次攫取α-H和甲基氯和丙基氯反应,再水解脱羧。
3、乙酸乙酯和乙酸在碱性条件下,乙酸乙酯的α位甲基脱去氢离子形成碳负离子与乙酸羰基加成。
4、共5步,1)乙酸乙酯在乙醇钠存在下缩合得到乙酰乙酸乙酯;2)乙醇钠作用,活性亚甲基被甲基(碘甲烷)取代;3)乙醇钠作用,活性次甲基被乙基(碘乙烷)取代;4)酯用碱水解后,酸化得到相应的羧酸;5)加热脱羧,得到目标产物。
1、楼上的答案是不正确的,做出来的产物是4-甲基戊酮。这个是个有机化学典型题,丙酮和Mg反应得到偶联产物2,3-二甲基-2,3-丁二醇,这是一种频哪醇,在酸催化下发生频哪醇重排,得到3,3-二甲基丁酮。
2、将进一步经过加成消除反应生成卤仿和羧酸,这个反应亦称卤仿反应 [摘自大学有机化学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荣国斌主编,下册,P371]是应当发生卤代反应,但是由于产物不稳定,于是分解了。是这样的。
3、频哪醇重排指的是邻二醇在酸催化下脱水并发生取代基重排生成羰基化合物的反应。这一类反应由于频哪醇(2,3-二甲基-2,3-丁二醇)转换为频哪酮(3,3-二甲基-2-丁酮)的反应最具代表性,因而得名。
4、-甲基-1-丁炔加1mol水生成的稳定化合物是:3-甲基-2-丁酮。
1、目标产物CH3COCH(CH3)CH2CH3,和丙酮相比,得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取代,所以是用1molCH3Br和1molCH3CH2Br反应所得。
2、把结构简式写成结构式,然后分开几路去数,数到碳原子数最多的那一路,就是主链的碳原子数了。这样,你给出的例子的主链就是有7个碳原子。
3、不可行,因为这个反应的熵是增大的,如果楼主学过化学反应原理的话还可以知道这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是0的,而0的反应是不能进行的。将HF换成HCl也不行。
1、机理是质子亲电进攻双键,得到碳正离子,此时区域选择得到稳定碳正离子(马氏加成),然后发生碳正离子重排,邻位3号碳上的H迁移,得到稳定的三级碳正离子,然后水与碳正结合再脱去质子得到外消旋(碳正离子上下进攻等可能)产物。产物是2-甲基-2-丁醇。
2、没有指明其他条件的话炔烃催化加氢是产物可以是烯烃也可以是烷烃。3-甲基-1-丁炔+ 氢气→3-甲基-1-丁烯 3-甲基-1-丁炔+ 2氢气→2-甲基丁烷 需要手写的方程式可以发照片。
3、-甲基-1-丁炔的结构简式为:CH三CCH(CH3)2,被高锰酸钾氧化时,生成:(CH3)CHCOOH和CO2。这是炔烃的化学性质。炔烃经高锰酸钾氧化,可发生碳碳三键的断裂,生成两个羧酸。
4、-甲基-1-丁炔的结构简式为CH≡CCH(CH)。根据命名原则,碳碳三键的一端连接2个甲基。炔烃的命名:首先选择含有三键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按主链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命名为某炔。
5、用硫酸钡作载体的钯催化剂在吡啶中也可以使碳碳三键化合物只加 1 mol H2,生成顺型的烯烃衍生物。这表明,催化剂的活性对催化加氢的产物有决定性的影响。炔烃的催化加氢是制备Z型烯烃的重要方法,在合成中有广泛的用途。硼氢化—炔烃与乙硼烷反应生成烯基硼烷,烯基硼烷与醋酸反应,生成Z型烯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