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橙的制备

甲基橙的制备是通过对氨基苯磺酸的重氮化和二甲基苯胺的偶合反应,分别在弱碱和弱酸条件下进行,得到橙色的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制备是对氨基苯磺酸溶解在5%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亚硝酸钠,冰水浴冷却,再缓慢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制得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

甲基橙的制备方法如下:药品及用量:对氨基苯磺酸 1g(0.01mol)、亚硝酸钠 0.8g(0.11mol)、N,N-二甲基苯胺 2g、3ml、0.01mol。实验操作:重氮盐的制备(重氮化反应)在烧杯中放入对氨基苯磺酸,10ml 5%氢氧化钠溶液,温热使溶。另取一小试管,将0.8g亚硝基酸钠溶解在6ml水中。

甲基橙制备实验中需要的化学品包括苯甲酸、N,N-二甲基苯胺、硫酸、过碘酸钾和水等。这些化学品需要事先准备好,并按照实验所需的量称取好。反应过程 首先,在一个干净的反应瓶中加入苯甲酸、N,N-二甲基苯胺和硫酸,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

甲基橙的制备实验现象及解释如下:甲基橙是一种有机染料,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甲基基团。制备甲基橙时,一般是将二甲基安息香酸与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甲基橙的偶氮化物。在这个反应过程中,亚硝酸钠和浓盐酸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并且也直接参与到反应中。

甲基橙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称取一定量的偶氮化合物,如重氮酸盐;加入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加热搅拌,使偶氮化合物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甲基橙;过滤,收集产物;干燥,称重。制备产率是指实际制备的甲基橙质量与理论预计的质量之比值。

甲基橙的外观与性状

1、甲基橙的外观为黄色至橙黄色粉末。性状为弱碱性,变色范围介于pH值1~4。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1时呈红色,1~4时呈橙色,pH≧4时呈黄色。甲基橙是一种有机物,常用作酸碱指示剂。熔点为300℃,密度为0.987g/cm3,闪点为37℃。

2、外观与性状: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液化后为黄绿色透明液体。

3、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

甲基橙可以直接滴定吗?

1、不能。因为由橙色到黄色不好分辨。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 pH=4-5,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HCOOH和HAc,终点 pH 均大于7,不适于用以甲基橙为指示剂。H2C2O4 是一个二元酸,第一终点出现于pH 约为 3,第二终点 pH 7,也不适于用以甲基橙为指示剂。

2、甲基橙主要用途甲基橙在分析化学中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滴定指示剂,不适用于作有机酸类化合物滴定的指示剂。其浓度为0.1%的水溶液pH为1(红)~4(黄),适用于强酸与强碱、弱碱间的滴定。它还用于分光光度测定氯、溴和溴离子,并用于生物染色等。

3、建议:碱滴定酸最好用酚酞。理由:当碱滴酸的时候,甲基橙指示剂颜色由红变黄,终点颜色判定非常不明显,不容易控制。而酚酞是无色变红色,颜色非常好判定。扩展内容:甲基橙 甲基橙在分析化学中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滴定指示剂,不适用于作有机酸类化合物滴定的指示剂。

4、至4之间的区域,甲基橙的颜色会在红黄色之间变化。在酸碱滴定过程中,随着碱液的加入,溶液的pH值会逐渐升高,当达到某一pH值时,甲基橙的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由于甲基橙的变色范围较窄,所以在滴定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甲基橙颜色的变化来精确地确定滴定终点,从而得到被测物质的含量。

5、因此,只能选择酸性指示剂(甲基橙或溴甲酚绿),不能选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naoh滴定hcl时用酚酞是因为突跃范围较小,pH值在75~70之间;计量点在碱性区。弱酸被准确滴定的判决是C·Ka10-8。因为Ka愈大,突跃范围愈大。

6、不过标定盐酸时,用碳酸钠做基准物质,但用的指示剂一般是 甲基红—溴甲酚绿 做指示剂,这个现象比较好观察,滴定到玫瑰红的时候应该进行加热煮沸,赶出二氧化碳,冷却,然后接着滴定,你们用甲基橙,应该方法相似吧,肯定是滴定到橙色再加热煮沸,然后再接着滴定吧,用甲基橙就是用来指示滴定终点的。

在制备甲基橙的实验中为什么要将反应温度控制在5摄氏度以下温度偏高会有...

在制备甲基橙的实验中,要将反应温度控制在5摄氏度以下,温度偏高会导致重氮盐分解,甚至根本没有产物。

为什么要加热溶解,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溶解包裹在晶体中的杂质,重结晶得到的晶体更纯一些,高温,光照可能会使甲基橙颜色变深,所以不一定要在沸水中溶解,60多度能溶解就行。这其实也相当于一个重结晶的过程。

反应温度过低,反应速度过慢;若温度超过5度,则生成的重氮盐易水解成酚类,降低了产率。在弱酸性条件下反应,可以使生成的甲基橙成酸性物质,得以沉淀下来。3 因为N,N-二甲基苯胺的邻位位阻很大,限制了邻位取代的发生。

将对氨基磺酸溶解于5%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亚硝酸钠,待完全溶解后,加入碎冰和盐酸进行重氮化反应,析出重氮盐结晶。向重氮盐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苯胺和冰醋酸的混合液,搅拌10min后慢慢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冷却结晶,过滤,用饱和盐水洗涤,干燥,用水重结晶,得甲基橙。

如何选用酸碱指示剂

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等当点时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2)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变浅则不易观察。因此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

2、强酸和弱碱、强碱和弱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时,前者溶液显酸性,后者溶液显碱性,对后者应选择碱性变色指示剂(酚酞),对前者应选择酸性变色指示剂(甲基橙)。为了使指示剂的变色不发生异常导致误差,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不可过多,温度不宜过高,强酸或强碱的浓度不宜过大。

3、因此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强酸和强碱中和时,尽管酚酞和甲基橙都可以用,但用酸滴定碱时,甲基橙加在碱里,达到等当点时,溶液颜色由黄变红,易于观察,故选择甲基橙。

4、酸碱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强酸弱碱:甲基橙;强碱弱酸:酚酞;强酸强碱:酚酞或甲基橙。指示剂变色要明显。滴定终点时与指示剂变色范围相一致。

指示剂变色范围是多少?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石蕊:变色范围是PH5点8至8点0,由红色变为蓝色,。甲基橙:变色范围是PH3点1至4点4,由红色变为黄色。酚酞:变色范围是PH8点2至10点0,由无色变为红色。甲基红:变色范围PH4点4至6点2,由红色变为黄色。

2、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试剂、酚酞试剂和甲基橙试剂。石蕊试剂:变色范围是pH在5~8之间。pH小于5时为红色,大于8时为蓝色,在5~8时为紫色。酚酞试剂:变色范围是pH在8~10之间。pH小于8时为无色,大于10时为红色,在8~10之间为浅红色。酚酞试剂主要用于碱性物质的检验。

3、高中化学常用的指示剂有甲基红、甲基橙、石蕊和酚酞。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点1~4点4,小于3点1为红色,在3点1到4点4之间为橙色,大于4点4为黄色。甲基红变色范围为4点4~6点2。小于4点4为红色,位于4点4到6点2之间为橙色,大于6点2为黄色。石蕊溶液变色范围为5到8。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