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有毒有害物质?

致癌物质 :磷甲苯胺、乙酰苯胺取代物、环磷酰胺、乙撑亚胺、间苯二酚、亚硝胺、二硝基萘等。剧毒物质:六氯苯、羟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等。高毒物质: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溴甲烷、三氯乙烷、二溴氯丙烷、二氯乙烷、六氯乙烷、溴苯等。

汞(Hg):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一些开关、继电器和荧光灯中。长期接触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镉(Cd):镉也是一种重金属,主要存在于电池、电容器和某些焊接材料中。长期暴露可能对呼吸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并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金属或类金属毒物:包括常见的游离铅、汞、锰、镍、铍、砷、磷及其化合物等。 刺激性气体:这类气体对眼和呼吸道粘膜具有刺激作用,常见的有毒气体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空气清新剂含有苯酚,在人体吸入后,会产生呼吸困难和头痛,并刺激眼睛。接触皮肤后,还可能导致脱皮,引发麻疹。漂白剂都含有氯酸钠,它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会释放出具有刺激性的有毒气体,过度接触可能对肺部和头发造成损伤。人造地毯含有不稳定的有机化合物,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过敏性疾病。

烷基酚(Alkylphenols)是一类有害物质,其中的壬基苯酚(NP)和辛基苯酚(OP)在许多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中普遍使用。它们也存在于洗涤剂、皮革制品和纺织品中。 邻苯二甲酸盐(Phthalates)是一种增塑剂,被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PVC)产品中。

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属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应用广泛的有机化合物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 苯等。

爆炸极限的限度表

1、以下是关于爆炸极限限度表的详细信息,主要列出了常见物质的爆炸浓度范围及其相关分类和特性。Class IA 液体,如闪点低于 73°F (28°C) 且沸点低于 100°F (38°C),其NFPA 704 燃烧速度为4,例如乙醛,其最小爆炸限度为0%空气体积,最大爆炸限度为50%。

2、可燃物质与空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例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5%~74%。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称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

3、最小爆炸限度 (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3 - 3 最大爆炸限度 (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19 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各种可燃气体和燃性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可用专门仪器测定出来,或用经验公式估算。

4、酒精的爆炸下限(LEL):5%;酒精的爆炸上限(UEL):10%。只有在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个浓度之间才可能引爆。高于爆炸上限时,空气不足,火焰能燃烧,但不能蔓延不会爆炸;低于爆炸下限时,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所以不爆炸也不着火。

5、爆炸下限公式:(体积)爆炸上限公式:(体积)式中 L下――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下限;L上――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上限;n――1mol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

6、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统称为爆炸极限。 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的可燃气体浓度范围叫爆炸范围。 如天然气爆炸极限在常压下为 5 % ~ 15 % 。 在1 MPa 时爆炸极限为 7 % ~ 17 % ; 5 MPa 时爆炸极限为 7 % ~ 2 5 % 。

对皮肤具有腐蚀性的化学品有哪些?

1、腐蚀性化学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酸类化学品:如硫酸、盐酸、硝酸等。这些酸类化学品在接触皮肤或金属时,会引起烧伤和腐蚀。它们能破坏物质表面的防护层,使其受到破坏,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这些酸性化学品往往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需特别注意安全操作。

2、硫化钠属于危险化学品。该品在胃肠道中能分解出硫化氢,口服后能引起硫化氢中毒。对皮肤和眼睛有腐蚀作用。受撞击、高热可爆。遇酸出有毒硫化氢气体,无水硫化碱有可燃性, 加热排放有毒硫氧化物烟雾。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3、硫酸是一种具有极高危害性的化学品,其潜在危险不容忽视。首先,它的强烈腐蚀性会对皮肤和粘膜产生严重刺激,尤其是在眼睛和手部的皮肤上,接触后可能导致快速损伤。此外,吸入硫酸雾也能引发呼吸道的刺激反应。更为危险的是,误服硫酸会导致口腔、咽部、胸骨后和腹部立即产生剧烈的灼热疼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