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A在上面。因为球悬浮,说明该点盐水密度等于球的密度。
某溶液的密度P随溶液深度h按照规律P=Po十kh变化,Po=1克/厘米3,k=0.01克/厘米4。用不可伸长,长度为5厘米的细线将A、B两个立方块连在一起并放进溶液内。已知VA=VB=1厘米3,mA=2克,mB=4克,则平衡时立方块A中心所在的深度为 厘米,细线上的拉力为___牛。
在物理学中,AB两管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是相等的,这一结论基于它们深度相等的原则。液体中各点的压力(强度)与液体的密度及该点的深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具体来说,液体某点的压力(强度)等于液体的密度(kg/cm)乘以该点的深度(cm)。这一规律在初中物理基本概念中得到了明确的阐述。
练习1 某溶液的密度是2g/cm3,实验测得每100ml该溶液中含溶质24g,求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类型2:计算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2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
解:20%的硫酸溶液的质量=2克/毫升×100毫升=120克。20%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20克×20%=24克。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因此98%的浓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为24克。需要98%的硫酸溶液的质量=24克÷98%=25克。需要加入水的质量=120克-25克=95克。
溶液质量=溶液密度*溶液体积=100*3=130g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质量分数=130*40%=52g 水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30-52=78g 要配成10%的硫酸,需要加入x g水 。52/(130+x)=10 x=390g ,因为水的密度为1g/mL。所以390g水的体积就是390mL。
不符合。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该题中,密度=600克/500立方厘米=2克/立方厘米=2乘以10的三次方千克每立方米。大于给定密度。所以不符合要求。密度过大,应该加水稀释。设需加水x克以使得加水后此盐水密度为1×10的三次方kg/m3,即1克每立方厘米。
根据相关信息查询得知:由国际密度单位换算1克/立方厘米(g/cm3)=1000千克/立方米(kg/m3),因此2克/立方厘米(克每立方厘米)=1200千克/立方米(千克每立方米)。
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渐___,氨水的密度逐渐___(以上两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L 16%的硫酸溶液中含硫酸___g,含水___g。 (3)若取5L 28%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成12%的硫酸溶液时,加入水的质量应为___g。
由于密度一般是g/ml,而物质的量浓度单位是mol/L.。而且因为密度是在公式的分子中,转化成L时是乘以1000的。
利用基本公式一步步推导出来的。c=n/V=(m溶质/M) / (m溶液/密度p) =p*w/M 其中,p是溶液的密度;w是溶质的质量分数;M是溶质的摩尔质量,至于1000吗,只是单位运算出来的结果,因为一般地,p密度是g/cm3,而c是L/mol 这里面,cm3和L刚好是1000倍。
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c= n/V = (m/M) / V = m /(M*V) = [m(溶液)*ω] / (M*V) = 1000ρ*V*ω / (M*V) = 1000ρ*ω / M ,因为密度的单位是:g/cm3 ,而体积V的单位为升(L),故要将cm3转化为L,故要乘以1000。
其中,nB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mB表示溶质的质量,MB表示溶质的摩尔质量。 nB可以通过mB除以MB来计算:nB = mB ÷ MB 质量分数表示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可以通过m液乘以质量分数来得到溶质的质量。
我来告诉你吧:1·1000是数字(ml·l)是单位哦,你别搞错啦。然后aq是溶液的意思,也就是溶液的密度 2·那个也是单位。。
问题中给你的密度是一个迷惑,不用理他,你就计算15g五水硫酸铜的物质的量就行了,他是强电解质,完全解离,最后把结果乘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