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分离对甲基苯酚和苯甲醚的混合物

1、【答案】:在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对甲基苯酚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苯甲醚不溶。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水层,上层为苯甲醚,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蒸馏,收集153~155℃的馏分。

2、先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震荡反应完全后,溶液分层,进行分液,下层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分液,上层为苯酚。

3、用化学方法鉴别苯甲醚和对甲基苯酚的方法是看能否和氢氧化钠水发生溶液反应。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

4、先加氢氧化钠,第一次分液得水层和油层。在水层中加盐酸,第二次分液得油层为对甲苯酚。在第一次分液得到的油层中加浓硫酸,进行第三次分液。第三次分液得到的油层为氯苯。

5、分别滴入氯化铁溶液,显紫色的为对甲苯酚。剩下的两种分别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为苯甲醇,不褪色的为苯甲醚。先用Fe3+鉴别出对2113甲苯酚,显紫色。剩下三个。再用Na鉴定出苯甲醇,放出5261气泡。剩下两个。

苯甲醚中混有对甲酚,怎样分离

1、也是一样的,主要就是利用了酚羟基的酸性,用碱中和就能让它完全溶于水而与其他有机物分层,然后用酸酸化,对甲酚盐又能转化为对甲酚,然后利用对甲酚的性质将之与无机溶液分离就行了。

2、【答案】:在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对甲基苯酚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苯甲醚不溶。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水层,上层为苯甲醚,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蒸馏,收集153~155℃的馏分。

3、先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震荡反应完全后,溶液分层,进行分液;下层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分液,上层为苯酚。上层溶液进行蒸馏,从而分离甲苯和苯甲醚。

含相同碳原子的酚和什么互为同分异构体

1、三种。苯乙醇可以分为苯环、羟基和乙基,其中羟基和乙基在苯环上的位置有邻、间、对三种,所以共三种属于酚的同分异构体。

2、同分异构现象是指有机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而具有相同分子式而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常见的异构类型:碳链异构。由于分子中碳链形状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现象,如正丁烷和异丁烷。

3、④构象异构:同一种化合物的构象,可通过单键旋转由一种变为另一种,则这两种互为构象异构体。[高考考点]同分异构特点: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4、化学上,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化学式,有同样的化学键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简单地说,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5、烃的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要注意当碳原子相同时,有官能团的异构。含一个氧原子的醇、醚、醛的异构,含两个氧原子的羧酸和酯的异构,等等。有机物的异构体是没有简单的数学方法可以算出来的。

苯甲醇.苯酚和苯甲醚如何进行鉴别

1、首先鉴别出苯酚:利用苯酚对水 的溶解度进行鉴别。苯酚稍溶于水,加入水后溶液变浑浊;而苯甲醚和苯甲醇由于含有醇羟基和醚基而溶于水,加入水后溶液不会出现浑浊。因此可用水鉴别出苯酚。鉴别苯甲醇和苯甲醚。

2、取样,加入酸碱指示剂,石蕊:变红色,是苯甲酸,具有酸性,其余物质均不能使石蕊变红。

3、取样,加入浓HCl 苯甲醇反应生成苄氯,不溶于水而形成一层油层,从而区分。

4、其他两个是液体,肉眼即可区分 苯甲醇溶于水而苯甲醚不溶于水,这个也很好区分。化学法:苯酚能使红色溶液(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渐变浅。

5、向四种液体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酸化,加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氯化苄。向剩余三种液体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的是苯甲醚。向剩余两种液体中加入铬酐的硫酸水溶液,变绿的是苯甲醇。

用化学方法鉴别苯甲醚和对甲基苯酚

分别滴入氯化铁溶液,显紫色的为对甲苯酚。剩下的两种分别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为苯甲醇,不褪色的为苯甲醚。先用Fe3+鉴别出对2113甲苯酚,显紫色。剩下三个。再用Na鉴定出苯甲醇,放出5261气泡。剩下两个。

这道题要根据特定官能团的特性想。首先酚羟基具有弱酸性,首相加碱区别出对甲苯酚。然后根据醇羟基,可以加金属钠,鉴定出苯甲醇。

【答案】:在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对甲基苯酚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苯甲醚不溶。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水层,上层为苯甲醚,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蒸馏,收集153~155℃的馏分。

其余物质均不能使石蕊变红。对其余三个取样,加入溴水:混合互溶不反应,溴水不褪色的是苯甲醇;互溶,溴水褪色的是苯甲醛,即醛基被氧化了;产生白色沉淀的是对甲基苯酚,类似于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沉淀。

对甲基苯酚苯甲醚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