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暗褐色极易潮解的无定形块,浓溶液呈油状几乎黑色。稀溶液含有次氯酸和氯化铱。将水溶液沸腾时则发生氯气。用六氯铱酸铵悬浮于水,通过氯气进行反应制得。亦可用三氯化铱或六氯铱酸铵与王水反应制得。还可用氧化铱溶解于盐酸的溶液,再加入王水进行反应制得。
主族中其他族应该不行,前面的族形成的无机盐(旧称矿物质)中正离子氧化性不足,无法把Cl离子氧化成氯气,只会气化。后面的族因为非金属性强,一般是共价化合物,不属于无机盐。过渡元素中一些高价氯化物或者惰性金属化合物如四氯化铱加热会分解。
直接加水、把三氯化铁溶解于浓盐酸中,然后加水。如果是水三氯化铁,直接加水然后加点盐酸即可,如果是无水三氯化,要先把三氯化铁溶解于浓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三氯化铱是一种铱的氯化物,一般以水合物的形式存在,三氯化铱水合物是铱Ir的一种最常见的化合物。
1、几乎所有的反式1,4-的环己烷都有对称面的。
2、碳六元环这个面不是对称面,因为-CH3和-OH在环的一上一下。
3、A是平面型分子,具有对称面(想象将甲基、溴、氯及氢和两个双键碳所在平面一分为二),没有旋光性。B属于累积二烯烃,左右两根双键在空间的位置是相互垂直的,即左边的甲基和氢所在平面与右边的甲基和氢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不存在对称面和对称中心,具有旋光性。
1、这道题没有说清楚。如果是苯酚、3-甲基苯酚、环己醇的鉴别 就是加入FeCl3,没有变化的是环己醇,苯酚和FeCl3作用显紫色,3-甲基苯酚遇FeCl3显蓝色。
2、苯酚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其实如果可以用溶解性来判断更简单环己醇和甘油可以用Na来区分,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甘油消耗的Na。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有特殊臭味,极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蚀性极强。化学反应能力强。与醛、酮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双酚A,与醋酐;水杨酸反应生成醋酸苯酯、水杨酸酯。
3、先用FeCl3,显色的为苯酚或先用Br2水,生成 白色 沉淀(三溴苯酚白色 沉淀)为苯酚;其次用NaHCO3,有气体(CO2)放出为苯甲酸;最后用Lucas(卢卡斯)试剂(无水ZnCl2+浓HCl)区分环己烷和环己醇,出现混浊或分层为环己醇,无现象为环己烷。这样就把环己烷,环己醇,苯酚,苯甲酸区分开了。
4、三价铁离子鉴别苯酚颜色变蓝,硝酸银的乙醇溶液鉴别溴代烷现象有沉淀生成,高锰酸钾鉴别环己醇现象颜色退去。浓硫酸鉴别环己烷现象溶于浓硫酸生成环烷磺酸(在加热条件下也可用高锰酸钾鉴别)剩下的是己烷。
1、分子式为C8H14O2,且结构中含有六元碳环的酯类物质共有7种 等质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时,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2、这个烃类的不饱和度为3,六元环已经占据了六个碳原子,而两个双键只能在环外面,那么另外两个碳原子只能都是不饱和碳原子,并且不能连在一起,因此,只能分别以双键的形式与六元环接在一起,那么可以存在以下三种结构:1,2-二亚甲基环己烷、1,3-二亚甲基环己烷、1,4-二亚甲基环己烷。
3、跟(Ⅰ)、(Ⅱ)式是同分异构体的是___。(MCE918—19)解析:首先要看出C式中右上边的环不是苯环,因有一个碳原子连有2个氢原子。其次在连在一条线上的3个苯环画一条轴线,如下图,再移动或翻转便可看出A、D与(Ⅰ)、(Ⅱ)式等同,为同一物质。
4、不饱和度=1,六元碳直接成环,不再有其他不饱和度。 醇连在支链上,① 醇和甲基连在同一个碳上,② 醇连在环上,邻间对三种,③④⑤ 共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