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两个羰基都可以跟格林亚试剂反应,在氧化羟基前要给醛保护。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丙酸甲酯、2-羟基丁醛、3--羟基丁醛、4-羟基丁醛、2-甲基-2-羟基丙醛、2-甲基-3-羟基丙醛、醚键两侧一是甲基一是丙醛基、醚键两侧一是甲基一是异丙醛基、醚键两侧一是乙基一是乙醛基、羰基左侧连甲醇基右侧连乙基、羰基左侧连甲基右侧连乙醇基,15种,连自己共1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特殊情况下区分方法: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有黄色沉淀生成的是乙醛,甲醛和丙醛无现象;加入品红亚硫酸试剂,甲醛和丙醛都可以使无色的品红亚硫酸试剂变成紫红色。甲醛通常为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总体反应方程式如下:C6H12O6==3 CH3COOH此外,许多细菌能够从仅含单碳的化合物中生产乙酸,例如甲醇,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和物。
若Y和Z含有相同的碳原子数,则该物质应该是乙酸乙酯,则Y就是乙醇,所以Y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是 ;W是乙醛,则W与新制Cu(OH)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若X的某种同分异构体能使石蕊变红色,说明是羧酸,含有羧基,所以可以是丁酸或者2-甲基丙酸,共计是2种。
通过这个方法,含乙酸15%的醋能够在两至三天制备完成。 部分厌氧细菌,包括梭菌属的部分成员,能够将糖类直接转化为乙酸而不需要乙醇作为中间体。总体反应方程式如下:C6H12O6==3 CH3COOH此外,许多细菌能够从仅含单碳的化合物中生产乙酸,例如甲醇,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和物。
1、-二羟甲基丙酸 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化学性质 无味,自由流动白色结晶。易溶于水、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等,难溶于丙酮、苯、甲苯等。熔点175~185℃。
2、四川大学成丰,向玲,于剑昆[7]等预聚体分散法,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蔗糖为亲水链剂和交联剂制备了一种种鞋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WBPU)。
3、能与水互溶的溶剂是:甲醇、乙醇、丙三醇、甲酸、乙酸(醋酸)。甲醇、乙醇、丙三醇、甲酸、乙酸都能溶于水。亲水基团越多,越容易溶于水,亲水基团有醇羟基醛基和羧基。所以如果含有这些基团越族租多,就会溶于水。但是若亲水基团相比较碳链少,则不溶于水。
4、工业级 600 水 487 (2)合成工艺①预聚体的合成在氮气保护下, 将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羟甲基丙酸、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60oC ,开动搅拌使二羟甲基丙酸溶解,从恒压漏斗滴加IPDI,1h加完,保温1h;然后升温至80 oC,保温4h。
5、没反应。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甲基二乙醇胺与二羟甲基丙酸在常温下即可发生反应,进行胺交换反应,因为甲基二乙醇胺中含有碳氧双键,胺和碳氧双键的反应条件非常温和,常温下即可进行。反应后形成二羟甲基丙酸,反应进行的并不彻底是一个平衡反应。
1、G的不饱和度为五,且有苯环,有两个氧,故猜测G为酯,D+F=G为酯化反应。F为醇/酚,则D为酸。Mr为88,易猜出其分子式为C4H8O2,只有三组氢,则应为(CH3)2CHCOOH,命名:2-甲基丙酸。由D易推出C为2-甲基丙醛,B为2-甲基丙醇,A为2-甲基丙烯。C中官能团为醛基。
2、A.酚羟基和羧基都可以和碳酸钠反应。正确 B.具有酯基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正确。酚羟基和羧基都可以和NaOH反应。数一下就可以发现消耗8个(水解后还多了一个酚羟基和羧基)C.和稀硫酸共热反应一个是羟基的消去反应。一个是酯化反应 但酚羟基不发生消去反应。
3、A错,CH3CHO中甲基CH3-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B错,应该是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的都含有醛基;如甲酸酯也可以。C正确。D错分子式CH3CHO和CH3CH2OH不同,等物质的量反应耗氧量也不同。
4、第一个反应生成N-双环【2,2,2】辛烷。反应过程为:碱与胺交换得胺负离子,然后该负离子进攻CH2Br,发生亲和取代。第二个反应是环氧化合物的胺解,N进攻含H多的CH2(因为位阻效应和诱导效应),产物的OH基在三级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