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硝基5溴萘命名。因为根据命名的原则小基团在前大的在后,原子序数大的要位次最小原则应该是5甲基2溴萘。所以1硝基5溴萘这么命名。
2、两个苯环并接,叫做萘,这里碳原子的编号从并接碳的旁边碳开始编号1,2,3,4,5,6,7,8,注意两个并接碳不编号,然后就可以根据溴原子的位置命名,如1-溴萘,2-溴萘,3-溴萘,4-溴萘。
3、物质III命名:1,6-二甲基萘 主要命名原则还是主体碳原子标记为1号碳,物质III上下旋转180度之后(倒过来),可以直观看出原本左下连着甲基的原5号碳原子应该作为1号碳,那么相应的右上连着甲基的原2号碳原子应该是6号碳。
4、取代物命名:萘分子中碳原子的位置可按上列次序编号。其中8四个位置是等同的,称为α-碳原子,7四个位置也是等同的,称为β-碳原子。
-三甲基己烷,不叫2,4,5-三甲基己烷,因2,3,5与2,4,5对比是最低系列。 取代基次序IUPAC规定依英文名第一字母次序排列。我国规定采用立体化学中“次序规则”:优先基团放在后面,如第一原子相同则比较下一原子。
以数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数字与中文数字之间以 - 隔开。 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
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如:二甲基,其位置以 , 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烯烃 命名方式与烷类类似,但以含有双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联苯型化合物的命名两个或多个苯环以单键直接相连的化合物称为联苯型化合物。联苯类化合物的编号总是从苯环和单键的直接连接处开始,第二个苯环上的号码分别加上一撇“”,第三个苯环上的号码分别加上两撇“”其它依次类推。
种,因为萘的结构简式是对称的,故萘的一氯代物有2种,又因为其中一种一氯代物被第二个氯原孑取代后共有7种二氯代物,另外一种的一氯代物有3种,所以萘的二氯代物有10种。
有两种。4,8-二甲基萘二氯代物是指4,8-二甲基萘的两个位置上各有一个氯原子被取代的化合物。分别是4-氯-8-二甲基萘和8-氯-4-二甲基萘。
种。二氯取代物口诀:有机化学并不难,记准通式是关键。只含C、H称为烃,结构成链或成环。双键为烯叁键炔,单键相连便是烷。脂肪族的排成链,芳香族的带苯环。异构共用分子式,通式通用同系间。
数目最小原则,这就是说,下面的分子是只能叫2-甲基戊烷而不能叫4-甲基戊烷。
所以A的氯必须在1号碳上。而B是A的同分异构体。所以B的氯在2号碳上。
图像前端容易发现Y减少0.2,X增加0.即说明X是NO2,不等于。数学方法:看横纵坐标发现斜率的绝对值即为速率。这显然不等。化学方法:a点仅仅是X,Y浓度相同的点,并未达到平衡状态。
首先,我认为a点的v正不等于v逆,在a点处分别作X和Y的切线,它们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不相等;然后,X应该是NO2。当由N2O4转化为NO2时,摩尔数是由小增大,由图可知,X的摩尔数变化要比Y快,所以我认为X应当是NO2。
该物质名称为1,6-二甲基萘。根据IUPAC命名法及系统命名法,对于萘环上有两个异环取代基的确定第一个取代基后,后面要先绕本环,再到异环上的。
D 试题分析:(Ⅰ)中8四个碳原子的位置是等同的,其中任何一个位置都可定为1,则另三个分别为8。再由命名时,支链位置之和最小的原则,(Ⅲ)的名称为1,6二甲基萘,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那么相应的右上连着甲基的原2号碳原子应该是6号碳。物质II命名时可以看出原4号碳原子是离取代基硝基最近的碳原子,应当作为1号碳原子,那么硝基就是连在2号碳上,所以物质II是2-硝基萘。
很明显有两种方式,但是规矩侧链就有两种了,一种是3——甲基,5——异丁基。或者是3,7——二甲基,5——正丙基。根据标号之和最小原则,我们选择前者。那么命名就是3——甲基,5——异丁基辛烷。
若是亚胺,氮原子上的较短烃基视作取代基,命名时称“N-某基”(N表示取代基连在氮上)脂环烃类 单脂环烃 环烷烃的命名与烷烃类似,直接在烷类前面加“环”字即可。 环烯烃的命名与烯烃类似,编号由双键先设定为 1 , 2 号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