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如何计算天体的密度?

1、M是质量,ρ是密度,R是半径,π是圆周率(14)高中的:天体运动的公式可以分成两条线,第一条线绕中心天体运行的卫星类公式:GMm/r=mv/r=mωr=ma=m(2π/T)r,其中M表示中心天体质量,m表示环绕天体质量,G - 引力常数,r表示环绕天体的轨道半径。

2、天体的密度公式是ρ=M/V=M/(4πR/3)。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测出某天体质量M,又能测知该天体的半径r或直径d,就可求出该天体的密度。地球及其它天体的质量很大,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为计算天体质量提供了可能性。

3、整理化简:(4π)/(T)=GM/(R的三次方)由球体积公式:M=体积×密度=【(4/3)×π×(R的三次方)】×密度 ∴ (4π)/(T)=【GM×(4/3)×π×(R的三次方)×密度】/(R的三次方)即 密度=(3π)/(T×G)关键在于公式的灵活运用。

4、星球密度公式是ρ=M/V,由各种物质组成的巨型球状天体,叫做星球,星球有一定的形状,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天体的集聚,从而形成了各种天文状态的研究对象。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

5、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测出某天体质量M,又能测知该天体的半径r或直径d,就可求出该天体的密度。即ρ=M/V=M/(4πR3/3)。

万有引力天体密度公式

1、天体的密度公式是ρ=M/V=M/(4πR/3)。地球及其它天体的质量很大,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为计算天体质量提供了可能性。

2、天体的密度公式是ρ=M/V=M/(4πR/3)。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测出某天体质量M,又能测知该天体的半径r或直径d,就可求出该天体的密度。地球及其它天体的质量很大,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为计算天体质量提供了可能性。

3、设天体质量为M,表面重力加速度为a,半径为R。假设表面有一个物体,质量为m 则万有引力F=GMm/R^2 并且,F=~G=ma ∴ma=GMm/R^2 ---M=aR^2/G 天体体积V=(4/3)πR^3 密度ρ=M/V= 3a/(4πGR)∴ ρ= 3a/(4πGR)这是一种推导方法,具体的要根据对天体的已知数据推导。

4、g‘=GM/(R+h)^2。其中h是物体的离地高度。如果和密度公式结合,也可以求密度 所以, 知道引力就可以从上式求出你需要的天体质量, 再根据天体体积(应该已知)即得到天体密度 设天体质量为M,表面重力加速度为a,半径为R。

...行星表面附近飞行,只用一只秒表,如何测出该行星的密度?

星球上有记号就能。测得周期可知角速度w。则GM/r^2=rw2,M=r^3w^2/G。密度=M/V=3w^2/4piG,其中体积V=4pir^3/3。

C 试题分析:根据圆周运动的规律,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故行星的密度ρ= ,可见只需要测量飞船的运行周期就可以得出行星的密度。

只需要知道运动半径和绕行速度(线速度或者角速度)就可以了。设星球质量为M,运动半径为R,线速度大小为v。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R=mv/R化简得M=VR/G.【这前面没有问题吧】M=ρ(4πR/3)代入前式得:ρ(4πR/3)=VR/G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出,还是知道球体的半径,否则无法求得密度ρ。

ρ=M/V=(4л2*r3/GT2)/(4лR3/3)=3лr3/GT2R3(r为运行轨道半径,T为运行周期,R为星球半径)若是近地星体绕其它星球表面运行,则r近似为R。

求星体的密度(挺难倒算的)

星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则星球的体积V=4/3πR^3;星球的密度P=3M/4πR^3。由F=mv^2/r,v=2πr/T,得:F=4π^2mr/T^2;行星公转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则有下式:4π^2mr/T^2=GMm/r^2,得:M=4π^2r^3/T^2G。

设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   ① 将地球看成均匀球体: ② 由①②t得地球的平均密度 上式中π、G、R和g均为常数,将它们的值代入可得:ρ=5×103 kg/m3 即地球的平均密度为ρ=5×103 kg/m3。

只需要测量绕行星一周的时间即可。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该行星的质量,然后再除以其体积,即得其密度为=(3pai)/GT平方。pai是圆周率常数,T是平方。

所以, 知道引力就可以从上式求出你需要的天体质量, 再根据天体体积(应该已知)即得到天体密度 设天体质量为M,表面重力加速度为a,半径为R。

求高中物理高手,最好是老师!求环绕星体的密度,只知道环绕周期等,用相对...

你说的方法应该行不通。行星环绕恒星,不能反过来,那样即使分析出来也不会符合实际。

由球体积公式:M=体积×密度=【(4/3)×π×(R的三次方)】×密度 ∴ (4π)/(T)=【GM×(4/3)×π×(R的三次方)×密度】/(R的三次方)即 密度=(3π)/(T×G)关键在于公式的灵活运用。

只需要测量绕行星一周的时间即可。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该行星的质量,然后再除以其体积,即得其密度为=(3pai)/GT平方。pai是圆周率常数,T是平方。

上有星阳又 为度4星2R*G:/密万ππ量T由。

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完备形式是:T^2/R^3不光是定值,而且是:T^2/R^3=4π^2/GM,M是中心天体的质量。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