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到的“亚洲化学1831-70”应该是“1831表面活性剂”,其化学名称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1831表面活性剂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外观为淡黄色固体,它能轻易溶解于异丙醇,并且可以溶解于水。 这种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容性良好,但不宜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别名1831,是一种白色蜡状物,易溶于水,震荡时会产生大量泡沫。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热、耐光、耐压、耐强碱强酸。此外,它还具有优异的渗透、柔化、抗静电及杀菌性能。它可以与多种表面活性剂或助剂良好配伍,协同效应显著。
它的化学稳定性极佳,耐高温、光线和高压,且对强碱强酸有良好的抵抗性。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在多个领域表现出卓越性能。作为织物处理剂,它能提升纤维的蓬松感和柔软度,常用于改善沥青的乳化效果以及作为护发素的主要成分,赋予头发丝绸般的触感。
商品名称: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英文名称octadecy1 trimethy1 ammonium chloride 化学结构式:【 C18H37N(CH3)3 】+CL- 物化性质:白色蜡状物,易熔于水,振荡时产生大量的泡沫。化学稳定性好,耐热,耐光、耐 压、耐强酸和强碱。
活性物含量% 40±2 70 游离胺含量% ≤0.5 ≤1 色度Gard 2 2 Nacl% ≤3 ≤3 季铵氮相对含量% ≥96 PH值 4-6 6.5-8 产品用途: 乳化剂:沥青乳化剂及建筑防水涂料乳化剂,使用规格一般活性物含量≥34%;硅油乳化剂;护发素、化妆品乳化剂。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活性物含量测定是衡量该表面活性剂性能的重要指标。此活性物能与二氯荧光黄形成螯合物。滴定时,四苯硼钠溶液置换出螯合物中的二氯荧光黄,生成嫣红色复合物。当达到滴定终点时,过量的四苯硼钠与指示剂反应,溶液中复合物颜色由嫣红变为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