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星:木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为第五颗行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行星,它是地球半径的11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18倍。木星由90%的氢和10%的氦(原子数之比,75/25%的质量比)及微量的甲烷、水、氨水和“石头”组成。
2、木星的赤道半径为71400公里,是地球的12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质量为9×1030克,比地球的质量大300多倍,是其他八大行星总质量的5倍,平均密度只有33克/厘米3,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为207米/秒2,两极为222米/秒2。木星有着浓密的大气,主要成份是氢和氦,还含有少量的氨、甲烷和水。
3、木星确实为九星之王,它的质量是太阳系中其它8颗行星加在一起的5倍,相当于地球的318倍。 木星没有固体外壳,在浓密的大气之下是液态氢组成的海洋。木星 的内部是由铁和硅组成的固体核,称为木星核,温度高达30000℃。木 星核的外部则是液态氢组成的木星幔。再向外就是木星的大气层。
1、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密度最大的。其密度约为55085千克每立方米。 土星的密度为0.70克每立方厘米。 天王星的密度为318克每立方厘米。 海王星的密度为66克每立方厘米。 金星的密度为24克每立方厘米。 火星的密度为94克每立方厘米。
2、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密度为土星0.70g/cm天王星318cm海王星66g/cm地球55085kg/m金星24g/cm火星94g/cm水星42794g/cm木星326g/cm3,地球密度最大。
3、太阳系密度最大是地球。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现有40~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进一步地,将密度定义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ρ=M/V。通过已知的星球体积公式V=(4/3)πR^3,可以求得星球质量M=ρV=ρ(4/3)πR^3。
密度等于体积除以质量。星球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巨型球状天体,其密度可以根据公式,密度等于体积除以质量来计算,不同星球的密度差异很大,例如气态行星的密度常很低,而类地行星的密度则相对较高,另外,实际计算时需要考虑到单位制的转换。
星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则星球的体积V=4/3πR^3;星球的密度P=3M/4πR^3。由F=mv^2/r,v=2πr/T,得:F=4π^2mr/T^2;行星公转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则有下式:4π^2mr/T^2=GMm/r^2,得:M=4π^2r^3/T^2G。
星球密度公式是ρ=M/V,由各种物质组成的巨型球状天体,叫做星球,星球有一定的形状,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天体的集聚,从而形成了各种天文状态的研究对象。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