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醛的基本信息

在中国国家标准中,2-甲基丙烯醛被赋予了编号32072。它的中文名称是2-甲基丙烯醛,另外还有两个别名,即甲基丙烯醛和异丁烯醛。在英文领域,它的名称是2-Methyl propenal,另外还有两个通用名:methacrylaldehyde和Methacrolein,以及2-methylprop-2-enal。

密度 0.847熔点 -81 ℃沸点 69 ℃折射率 4145闪点 -15 ℃水溶性 6 G/100 ML (20 ℃)爆炸极限:1-15 (V%)饱和蒸汽压(kPa):113(20℃) 危险品标志 FFlammable易燃物品TToxic有毒物品 安全术语 S16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远离火源。

甲基丙烯醛的理化性质是,密度,0.85克,厘米3,熔点,负81度,沸点,69度,闪点,负15度,折射率,416,20度,外观,无色液体,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有。甲基丙烯醛是一种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化合物,因此具有紫外吸收性质,在紫外光区域,甲基丙烯醛会吸收光线并发生电子跃迁,导致其吸收紫外光并发出特征吸收峰。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111mg/kg(大鼠经口),364mg/kg(兔经皮)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甲基丙烯醛,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有毒,易燃。用于共聚物和树脂制造,是甲基丙烯酸的生产原料和热塑性塑料单体原料。

三氯化锑简介

三氯化锑是一种危险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到公安部门的管制。它的中文名称是三氯化锑,又称氯化亚锑和氯化锑。其化学式为SbCl3,相对分子质量为2211。安全操作时需注意,它具有R34(引起皮肤灼伤)和R51/53(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环境造成长期影响)的警示。

其CAS号为4547-24-4,分子式及分子量为C30H48O4。科罗索酸为白色无定型粉末(甲醇),可溶于石油醚、苯、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可溶于热乙醇、甲醇。

其结构式独特,化学性质显著,具有白色无定型粉末形态,可溶于石油醚、苯、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水,可溶于热乙醇、甲醇。在特定条件下,如与强酸(硫酸、磷酸、高氯酸)、中强酸(三氯乙酸)或Lewis氏酸(氯化锌、三氯化铝、三氯化锑)作用时,会出现颜色反应或萤光现象。

RY70系列功率为1W的电阻器,阻值范围在10到1K之间,允差为D、F或G,重量为5克。温度系数进一步降低至+-200PPM(负温下+300PPM)。金属氧化膜电阻器的阻值范围广泛,从1欧姆至200千欧姆不等,其制造过程涉及四氯化锡和三氯化锑等金属盐类溶液在高温玻璃或陶瓷表面的分解沉积。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5: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三氯化锑的三氯甲烷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取本品25丸,研细,加无水乙醇3ml,研磨,滤过,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锑约0.3g和三氯甲烷1ml,加热,溶液显红色,继续加热则显玫瑰红或紫色。(3)取本品0.5g,研细,加水10ml,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20ml,10ml,10ml),合并乙醚液,挥去乙醚,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二氯乙烷详细资料大全

1、二氯乙烷(C2H4Cl2),化学式为Cl(CH2)2Cl,分子量为997,CAS号为107-06-2,是一种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具有类似氯仿的气味。它难溶于水,主要用作氯乙烯(聚氯乙烯单体)制取过程的中间体,也用作溶剂等。

2、乙烯与氯气直接合成法 以乙烯和氯气在1,2-二氯乙烷介质中进行氯化生成粗二氯乙烷及少量多氯化物,加碱闪蒸除去酸性物及部分高沸物,用水洗涤至中性,共沸脱水,精馏,得成品。 乙烯氧氯化法乙烯直接与氯气氯化生成二氯乙烷。

3、多是饱和烃类或苯等一类化合物。如苯、四氯化碳、二氯乙烷等。

亚硝酸钠理化常数

亚硝酸钠的理化特性如下:它的摩尔质量为600克/摩尔,呈现出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的斜方晶系结晶形态,或者呈现为粉末状。密度约为2克/立方厘米,固态时的熔点为270摄氏度,沸点则在320摄氏度。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对较高,在20摄氏度下可溶解82克亚硝酸钠于每100毫升水中。

生产方法:将245g盐酸二甲胺和盐酸搅拌加热至70-75℃,加入235g亚硝酸钠在150ml水中的浆状液,同时添加盐酸使反应物恰呈酸性。加毕,加热2h,然后蒸馏至近干,加水再蒸干,将馏出物合并用300g碳酸钾使之饱和,取上层减压分馏,得近200gN-亚硝基二甲胺,收率近90%。

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如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羟钴胺及氯钴胺。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主要有美蓝和苯甲胺蓝。金属络合剂,如依地酸钙二钠可以驱铅、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丁二酸钠及青霉胺能驱铅、汞及砷等。

对乙酰氨基酚和醋氨苯砜(盐酸或硫酸)加热水解 + 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反应。 盐酸丁卡因结构中的芳香仲胺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乳白色的 N-亚硝基化合物沉淀(可与具有芳伯氨基的同类药物区别)。 2与三氯化铁反应---对乙酰氨基酚(+FeCl3试液→蓝紫色)。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