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甲基吡咯烷酮(NMP),以其化学名C5H9NO和别名1-甲基-2-吡咯烷酮,扮演着有机化学世界中的重要角色。CAS号872-50-4赋予了它独特的身份,它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成为多领域应用的得力助手。首先,NMP以无色透明液体的外观呈现,密度约0 g/cm,略重于水。
广泛用于高级润滑油精制、聚合物的合成、绝缘材料、农药、颜料及清洗剂等。
用作高沸点的溶剂,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防潮,远离火种、热源。N-甲基吡咯烷酮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5H9NO,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稍有氨气味,与水以任何比例混溶,溶于乙醚,丙酮及酯、卤代烃、芳烃等各种有机溶剂,几乎与所有溶剂完全混合。无色液体,有氨味,本品毒性小。
也用于聚合物的溶剂及聚合反应的介质,如工程塑料及芳纶纤维。另外还可用在农药、医药和清洁剂等方面。
用过的,脏废的甲基吡咯烷酮可以通过溶剂回收机加真空减压系统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因其沸点比较高,所以不能采用直接回收方法,通过真空减压,可以降低回收加热温度,保证回收品质,提高回收安全系数。
吡咯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4H5N,无色液体,沸点130~131℃,相对密度0.9691(20/4℃)。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吡咯及其同系物主要存在于骨焦油中,煤焦油中存在的量很少,可由骨焦油分馏取得;或用稀碱处理骨焦油,再用酸酸化后分馏提纯。
吡咯结构式如下图所示:吡咯是含一个氮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分子式C4H5N。无色液体,略有气味,日久色泽变深,在光作用下很快聚合而变成棕色;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吡咯形式上是一个二级胺,但在稀酸中溶解得很慢。
吡咯结构式如图所示:吡咯的化学式为CHN,吡咯是含一个氮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至带黄色液体,在长期贮存过程中易受光的作用而聚合并转为棕色,具有果仁和酯类暖的甜果味。性质 吡咯的许多衍生物都是重要的药物和具有很强生理活性的物质,如叶绿素、血红素等。
1、[1] 制法: 将3-己炔-2,5-二醇(2)228mg(2mmol)、IrH5(i-Pr3P)2 41mg(0.04mmol)、甲苯10mL置于封管中,于110℃反应40h。冷至室温,减压蒸出溶剂。将剩余的红色物减压蒸馏,收集90℃/266Pa的馏分,得无色2,5-己二酮,收率70%。
2、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以高效率将纤维素转化为2,5-己二酮。然后,后者被转化为支链聚环烷,即先进航空燃料的主要成分。这两个步骤的碳产量都超过了70%,获得的燃料具有高密度和低冰点。此外,该过程可以进行微调,以生产作为燃料添加剂的甲基环戊烷。
3、水溶性。2,5-己酮可可碱又称为伐地美生,可以特异性地破坏肿瘤血管,不易穿透细胞膜,一般需由细胞膜表面转运蛋白来转入肝细胞内,药效发挥较慢,是在水中溶解的性质,属于水溶性。己酮可可碱为二甲基黄嘌呤类衍生物,属于外周血管扩张药,可以改善脑循环及末梢血管障碍。
4、应该是用丁二酸二甲酯或二乙酯与四倍量的碘甲烷或溴甲烷的格氏试剂反应。或是用2,5-己二酮跟二倍量的碘甲烷或溴甲烷的格氏试剂反应也可以。看你原料购买的难易程度和成本了。
下午好,可能有两种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第一种是nmp因为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如果pe容器是ldpe并且内壁又薄长期存放后内压减小会瘪,以前我也见过装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相似塑胶软瓶出过这种状况。
N-甲基吡咯烷酮(NMP),以其化学名C5H9NO和别名1-甲基-2-吡咯烷酮,扮演着有机化学世界中的重要角色。CAS号872-50-4赋予了它独特的身份,它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成为多领域应用的得力助手。首先,NMP以无色透明液体的外观呈现,密度约0 g/cm,略重于水。
晚上好,如果你说的NMP是我理解的N-甲基吡咯烷酮,它的稳定性较好主要是受酮基影响具有较高沸点类似MIBK和环己酮,后面一句估计你是打错笔误了吧应该是避免热源接触,NMP的闪点不算高属于易燃液体按MSDS要求是必须隔离高温和明火的请酌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