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关于有机化合物3,5–二甲基–3–乙基庚烷的系统命名

系统命名法的三个步骤,好好看看教材上的详细描述吧。

该有机物由碳和氢组成,所以是烷烃,先选炭链最长的那条做主链,一共是7个碳,就是红线画出的地方,所以就是庚烷。

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的名称(如甲基-CH4,乙基-CH2-CH4)写在“几烷”前,取代基所连主链C原子对应的数字写在最前面,并和文字用短线“-”隔开。

5—乙基—3.3—二甲基庚烷怎么命名

1、以 3-二甲基-4-乙基己烷为例,说出系统命名法的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主链。在分子中选取最长的碳链,即作为主链。在本例中,最长的碳链为8碳的直链烷。步骤2:标识侧链。

2、把主链离支链最近一端作为起点,用数字给主链的C原子标出顺序。如:C-C-C-C 1 2 3 4 3。

3、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如:二甲基,其位置以 , 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烯烃 :命名方式与烷类类似,但以含有双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4、应为:3,5-二甲基-3-乙基庚烷 “最低系列”原则。

5、、普通命名法(习惯命名法)为了区别异构体,直链烷烃称“正”某烷;在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连有一个甲基且无其它支链的烷烃,称“异”某烷;在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甲基且无其它支链的烷烃,称“新”某烷。

请问一下,庚烷的分子式怎么写?

庚烷(C8H18)是一种烷烃,分子式为C8H18。

庚烷的分子式C7H16,一共三个甲基,那么只能有一个支链。支链为一个碳的时候主链有6个碳,这种形式的结构有两种;支链为两个碳的时候,只有一种。支链的碳不能大于二,否则支链就变成主链了。所以只有3种。

碳1—碳10的烷烃分子式名称 CH4甲烷、C2H6乙烷、C3H8丙烷、C4H10丁烷、C5H12戊烷、C6H14己烷、C7H16庚烷、C8H18辛烷、C9H20壬烷、C10H22癸烷。

35二甲基4异丙基庚烷结构简式

这是关于有机物命名的题目,给烷烃命名针对此结构简式:1。选主链,图中的红线和绿线都是一样长的。2。看取代基,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

烷烃系统命名法口诀:“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位次、名称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1)2,5-二甲基-4-异丙基-庚烷。(2)2,7,7-三甲基双环[1]庚烷。

CH有9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及名称如下。庚烷、2-甲基-已烷、3-甲基-已烷的结构式如下所示。2,3-二甲基-戊烷、2,4-二甲基-戊烷的结构式如下。

为什么正庚烷比3,3-二甲基庚烷沸点高,不是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吗_百度知...

从空间位阻上考虑,其支链越多,空间位阻越大,范德华力越小,所以沸点就低,而支链少的尤其是具有某些能缔合的官能团如羟基的分子,沸点就很高。

对于同数量C原子而言,含支链的沸点会比较低,而这边你仔细看正庚烷和二甲基庚烷他们碳的数目是不一样的。正庚烷是七个碳,二甲基庚烷是八个碳。所以这边应该是相对分子质量越高,沸点越高。

支链越多,烷烃分子之间的距离越远(支链的空间位阻)。距离越远分子间作用力当然越小,沸点就越低。沸点属于凝聚型性能,这类性能主要取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35个碳的同分异构体的数量是多少

烷烃 4个C 2个 5个3个 6个5 7个9 8个18 9个35 10个75 15个4347 20个366319 可以先移碳架 再移官能团 再移不饱和键 就象搭积木样。一定要有顺序的移。

烷烃1~10的同分异构体是如下:CH4:1种;C2H6:1种;C3H8:1种。C4H10:2种,正丁烷,2-甲基丙烷。C5H12:3种,正戊烷,2-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丙烷。

3 043 043 571 906 827 182 530 59 8 208 615 366 863 753 915 949 60 22 158 734 535 770 411 074 184 烷基同分异构体数计算公式没有明确规律,需要记忆,高中阶段只要掌握7个碳之内的同分异构体就够了。

同分异构体的个数并不是随着C原子个数的增加而线性变化的,即没有绝对的规律可循。化学上,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分子式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