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性基质有哪些

1、栓剂的基质可分为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其中油脂性基质包括可可豆脂、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半合成棕榈油酯及硬脂酸丙二醇酯。水溶性基质主要包括甘油明胶、聚乙二醇、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泊洛沙姆及吐温61等。

2、油脂性基质包括凡士林、石蜡、羊毛脂、蜂蜡、花生油、二甲硅油等。

3、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具有适宜的熔点,不易酸败,为目前取代天然油脂的较理想的栓剂基质。包括椰油脂、山苍子油脂及棕榈酸脂。(3)合成脂肪酸酯。乳白色或微黄色蜡状固体,略有脂肪臭,遇热水可膨胀,熔点为36~38℃,对腔道黏膜无明显刺激性。水溶性基质 (1)甘油明胶。

4、本组题考查栓剂基质的分类。栓剂的基质主要分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两大类。油脂性基质有可可豆脂、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等,水溶性基质主要有甘油明胶、聚乙二醇、泊洛沙姆等。

5、油脂性基质有油质无水基质的溶剂或高分子溶液以及乳化型基质等。以下是油脂性基质的详细解释:油脂性基质是一种常用于药物制剂的辅料,用于制备软膏剂。其主要特点是含有油脂成分,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渗透性,可以为药物提供适宜的载体,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6、软膏剂的基质主要有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及亲水或水溶性基质。其中油脂性基质主要包括动物油脂、类脂、烃类等疏水性物质;乳剂型基质是将固体的油相加热溶化后与水相混合,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乳剂,最后在室温下称为半固体的基质,可分为O/W和W/O两类。

乳化基质密度偏小是什么原因?

乳化沥青本质上跟牛奶一样,牛奶就是很小的脂肪粒被蛋白质包裹悬浮在水中。乳化沥青看起来就是黑褐色的液体而已,其实沥青的液滴是很小的,微米级。粒径分布如图:改性沥青就比较简单了,纯的沥青我们叫基质沥青,那么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改性剂就变成改性沥青了。

有些基质,因为采用廉价的油脂、粗糙的研磨工艺,使得基质质地不够细腻, 并且含有较多杂质。使用这种基质制造出来的润肤霜必定不容易被皮肤吸收, 而且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水油混合的方式及比例润肤,大致可分为水包油及油包水两种配方。

滴丸剂所用的基质可分为两大类,即水溶性基质和脂溶性基质。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类(PEG6000、PEG4000等)聚维酮(PVP)、硬脂酸钠、泊洛沙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明胶等。脂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醇、半合成脂肪酸酯、氢化植物油等。

乳化沥青是沥青和乳化剂在特定工艺下,通过机械作用形成的一种稳定乳液,主要成分包括基质沥青、乳化剂、助剂和水。乳化过程使得沥青以微小颗粒分散于含有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形成水包油状的液态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则是在乳化沥青制备过程中加入聚合物胶乳,或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产品。

软膏剂基质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1、软膏剂基质分为: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这三类 油脂性基质包括油脂类、类脂类及烃类等,其特点是润滑、无刺激性,并能封闭皮肤表面,减少水分蒸发,促进皮肤的水合作用,故对皮肤的保护及软化作用比其他基质强。但油腻性及疏水性大,不宜用于急性炎性渗出较多的创面。

2、【答案】:软膏剂可分为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3种类型。油脂性基质:是指动植物油脂、类脂、烃类及硅酮类等疏水性物质,此类基质涂于皮肤能形成封闭性油膜,促进皮肤水合作用,对表皮增厚、角化、皲裂均有软化和保护作用,特别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制备软膏剂。

3、油脂类。常用的有豚脂、植物油、氢化植物油等。其中植物油常与熔点较高的蜡类熔合制成稠度适宜的基质。(2)类脂类。1羊毛脂又称无水羊毛脂,为淡棕黄色黏稠半固体,熔点36℃~42℃,有较大的吸水性。2蜂蜡又称黄蜡,具有乳化作用,熔点为62℃~67℃,可作为辅助乳化剂。

4、软膏剂的基质种类繁多,主要分为油脂性基质、类脂类和乳剂型基质。 油脂性基质包括烃类,如凡士林,熔点38-60℃,无臭无刺激,适用于不稳定的药物,但不适用于急性渗出液多的患处。固体石蜡和液体石蜡则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硅酮则以无色无臭、粘度可调的特性,被用于保护皮肤和透皮促进剂。

s-40是什么基质

1、S-40为水溶性基质。s-40乳化剂司盘系列(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化学成分: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 又名司盘 40 )、可做食品添加剂S-40。溶于油及有机溶剂,热水中呈分散状。

2、【答案】:B 本题考点是滴丸常用的基质和冷凝介质。

3、S-40为微黄色的蜡状固体,技术指标显示其外观在25℃下呈微黄色,羟值范围为255~290 mgKOH/g,皂化值在140~150 mgKOH/g,酸值同样控制在8 mgKOH/g以下,水分含量不超过5%,HLB值为7,熔点在45~47℃。

简述软膏剂的基质分类。

1、软膏剂的基质主要有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及亲水或水溶性基质。其中油脂性基质主要包括动物油脂、类脂、烃类等疏水性物质;乳剂型基质是将固体的油相加热溶化后与水相混合,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乳剂,最后在室温下称为半固体的基质,可分为O/W和W/O两类。

2、【答案】:软膏剂可分为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3种类型。油脂性基质:是指动植物油脂、类脂、烃类及硅酮类等疏水性物质,此类基质涂于皮肤能形成封闭性油膜,促进皮肤水合作用,对表皮增厚、角化、皲裂均有软化和保护作用,特别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制备软膏剂。

3、油脂性基质:这类基质主要包括烃类、类脂类和油脂类。例如,凡士林是一种常用的烃类基质,羊毛脂属于类脂类基质,而动植物油则属于油脂类基质。 乳剂性基质:乳剂性基质分为水包油(O/W)和油包水(W/O)两种类型。

4、油脂类。常用的有豚脂、植物油、氢化植物油等。其中植物油常与熔点较高的蜡类熔合制成稠度适宜的基质。(2)类脂类。1羊毛脂又称无水羊毛脂,为淡棕黄色黏稠半固体,熔点36℃~42℃,有较大的吸水性。2蜂蜡又称黄蜡,具有乳化作用,熔点为62℃~67℃,可作为辅助乳化剂。

5、【答案】:软膏剂基质共分为三个大的类型:油脂性基质、乳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油脂性基质又分为烃类如凡士林类脂类如羊毛脂和油脂类如动植物油;乳剂性基质分为水包油和油包水两类;水溶性基质如聚乙二醇等。软膏剂基质共分为三个大的类型:油脂性基质、乳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乳化基质的密度
回顶部
展开